東北網8月31日訊(王妮娜 記者 安澤)8月31日是今年環黑龍江自行車賽的總決賽,人群中,作為比賽的執行人,宋繼政在現場,緊張地忙碌著。

這場比賽結束後,他又要投入9月15日即將在中俄兩國跨國舉行的中俄首屆自行車聯賽的籌備中……
從2003年至今,宋繼政深耕中國自行車運動16年,從一個自行車愛好者、到專業賽事的承辦者,他見證了中國自行車運動的一路發展。
首次環海南島騎行
『在眾多的騎行者中突圍,一點點向前,挑戰別人,也挑戰自己,這就是自行車運動的魅力,騎自行車的人都懂。』說這段話時,宋繼政的眼睛裡閃著一種光彩。
2003年,宋繼政和朋友一起,業餘時間在海南島騎自行車。當時,海南島上還很少有人騎自行車,他們算是海南第一批騎行的人。彼時的海南島,還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島。這個新鮮的運動,吸引了當地政府,他們主動找到宋繼政,想讓他幫著組織一次環海南島的自行車騎行。

2004年,宋繼政在三亞市第一次組織了自行車環島運動,幾十名自行車愛好者在蔚藍無際的海邊暢快騎行。
接下來的兩年裡,宋繼政又組織了兩次環海南島騎行運動。
中國最長的騎行活動
2008年,宋繼政回到了哈爾濱生活,他也將自行車運動帶回了哈爾濱。
『哈爾濱是一個和自行車運動頗有淵源的城市,世界第一位環球騎行者就是從哈爾濱出發的。』宋繼政說。
據《俄羅斯運動(編號37)》報道,1911年7月11日,俄羅斯的奧尼西姆·彼得羅維奇·潘克拉托夫從哈爾濱出發進行環球旅行,於1913年7月28日騎回到哈爾濱,他騎著自行車,在地球上畫了一個圓。
2008年8月,出於對騎行的熱愛,宋繼政成立了哈爾濱市自行車協會。協會成立之初,他自己出資20多萬元,組織了一次從哈爾濱到三亞的『百人萬裡大騎行』活動,幾十個人騎著自行車上路,沿途風餐露宿,騎了50天,在當年中國是最長的一次騎行活動。

2014年,宋繼政組織了一次聲勢更為浩大的騎行活動。
『從黑龍江的黑瞎子島騎行到海南島,創造了中國南北跨度最大、騎行距離最長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宋繼政回憶說。如今,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認證書還擺放在宋繼政的辦公室內。
中國最北的騎行賽
一輛自行車就可以穿越林海,穿越山地,繞湖環島……騎行與美景離得更近,也頗具親民性,越來越多的人戴上頭盔、穿上緊身褲,開始騎行……
『當時,中國還沒有自行車運動的商業賽事,自行車發燒友們都期盼參加一場專業的比賽,較量一下。』宋繼政說。
2011年,中國最北的城市,黑河市當時的市委書記計劃在『中國地質公園』五大連池做一場自行車騎行運動,他找到了宋繼政。宋繼政欣然前往,他勘查地形、考察環境,最終確定在五大連池做一場環湖賽。
消息一出,騎行者奔走相告,靠口碑相傳,比賽就吸引了300多人報名。這在當時的中國,可以算是第一場最正規的商業比賽。

多年來,宋繼政為了與讓中國的自行車商業賽事與國際接軌,他先後去澳大利亞、美國等地觀看和學習,把在當地學習到的經驗和做法,都帶回了中國。
中國自行車運動爆發
『中國自行車商業賽事「爆發」算是從2015年開始的。』宋繼政說。
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的推廣,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乾意見》,首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昇為國家戰略,體育賽事要政府引導、社團運營、企業贊助。
自行車運動迎來了大爆發的時代。
2008年,哈爾濱市自行車協會的會員僅有200多人,而到2018年末,哈爾濱市的自行車運動人口已超過了10萬人。政府引導,企業贊助,社團運營,隨之而來地,全國各地都開始出現自行車賽事。
『僅在黑龍江,我們一年就要做20多場自行車比賽,這4年多,總共得做200多場比賽。』宋繼政說。
讓中國自行車運動與國際接軌
2018年,宋繼政成為黑龍江省自行車運動協會主席,他做自行車運動的專業性,與國際接軌,已名揚海外。
『「一帶一路」,體育先行。在對俄交流合作過程中,體育工作承擔了重要工作任務。』黑龍江省社會體育指導與對外交流中心主任楊猛說。
當年,宋繼政帶領團隊先後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州自行車運動協會、濱海邊疆州自行車聯盟簽署友好合作協議;
同年,世界和平組織舉辦了『關於自行車運動對人類進步起到積極作用』為主題的喀山論壇,宋繼政受邀參加,又與韃靼斯坦共和國自行車聯盟組織簽署了進一步加強協會間深度合作的協議。
今年9月15日,中俄首屆自行車聯賽將跨越中俄兩國舉行,宋繼政是賽事的策劃人。中俄自行車聯賽將打造成中俄品牌賽事,以『環法』自行車賽為辦賽標杆,是依據國際自行車聯盟規則及相關標准執行的跨國自行車多日賽,力爭在2022年前,此聯賽將昇級為國際自行車聯盟洲際賽事,使之成為東北亞地區賽事級別最高、辦賽標准最高、參賽水平最高的洲際自行車多日賽。
自行車運動帶來城市發展
一個人深耕自行車運動16年,讓中國自行車運動與國際接軌,將自行車運動帶到多個城市,改變也在這些地方悄然發生。
塔河,這個中國北部的邊境縣今年是第4年舉行自行車比賽。
『之前,塔河縣政府找到我們,想在塔河做馬拉松比賽,我們來到這一看,夏天天氣涼爽,還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緊鄰界江,這裡太適合做自行車運動了。』宋繼政說。
塔河森林自行車賽一做就是4年,從無到有,從默默無聞到圈內聞名,宋繼政傾注了很多心血。
『宋繼政做自行車賽事,更看中賽事的專業性,這從他做塔河自行車賽就能看出來。塔河森林自行車賽被中國自行車界認可和關注,越來越多國內外優秀選手來塔河參加比賽,他們被這個美麗的小城吸引,他們說,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滿眼都是綠色,這是終身難忘的騎行經歷。』塔河縣體育局局長都波說。
4年裡,塔河森林自行車賽的標准在不斷提高,辦賽水平越來越專業化,比賽的競技水平也堪稱『中國頂級』。
今年塔河森林自行車賽上,有中國自行車聯賽的冠軍車隊——邁金車隊、還有來自俄羅斯全俄賽冠軍選手、世錦賽的季軍選手和法國國家隊的衝刺選手等多位騎行高手。
今年,宋繼政還在比賽中用上了一套融媒體直播車,這是中國目前第一次在自行車商業賽中用上這樣高水平的『變形金剛』。
在世界自行車聯盟組織(UCI)官網上公布的自行車賽事機動車駕駛員名錄中,有25名中國籍賽道駕駛員,宋繼政的賽事團隊裡,就有4人名列其中。在中國規模最大的自行車比賽——世巡賽環廣西賽中,他們是唯一被組委會邀請,協助賽事執行工作的人員。
創造中國諸多自行車領域『第一』
16年來,宋繼政在中國自行車運動領域深耕不挫,創造著中國商業自行車賽事領域的多個『中國第一』——森林自行車賽、雪地自行車賽、雪地24小時不間斷騎行賽、全國冬季鐵人三項賽、全國森林鐵人三項賽……
運動在改變著城市,給城市帶來了發展。這也是這些體育賽事策劃人們對城市發展的貢獻。塔河小城,自行車運動給當地的旅游和經濟帶來了發展。
4年前,賓館每間房每晚80元,而如今,140元一間房還一房難求……今年7月比賽前,宋繼政和同事們提前5天來當地籌備比賽,『我發現,所有同事出門都自覺地穿著工作服,一問纔知道,當地百姓特別認可自行車賽,穿上衣服走到哪都受到熱情的接待,所以大家都穿上了工作服,覺得是一種榮耀,為自己是辦賽人員感到驕傲。』宋繼政說。
16年,情懷依舊,今年55歲的宋繼政因為長年的騎行運動,看起來肌肉緊實、勁頭十足。平時,他話不多,在采訪快結束時,他低聲地說,他的夢想是在黑龍江舉辦冬季鐵人三項的世界杯。
從16年前走到現在,宋繼政正像中國數千萬為體育默默做著自己貢獻的體育人一樣,心中的火焰,可以燃燒到現實中,推動中國自行車賽事的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