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日訊(記者周秘)入汛以來,特別是8月中旬受臺風『利奇馬』和『羅莎』外圍雲系連續影響,雙鴨山市寶清縣各鄉鎮農田、道路、橋涵、水利等設施被淹,損失較重。8月31日,『應急管理龍江行』采訪組走進寶清縣,實地探訪防汛救災情況。


『寶清縣境內河流均屬烏蘇裡江流域一級支流撓力河水系,汛情最嚴重時,撓力河、寶石河、七星河3條河流全部超警戒水位運行,河流周邊村屯、耕地被淹』,寶清縣應急管理局局長車民向記者介紹。面對嚴峻的防汛抗災形勢,寶清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於防汛抗洪救災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批示和部署要求,按照省防指全面夯實責任,強化重點部位和薄弱環節防控措施的工作要求,統籌做好防汛抗洪救災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縣受災群眾不漏一戶全部轉移至安全區域,未發生人員傷亡。
在寶清縣奧體中心災民安置點,記者看到受災群眾住在寬敞安靜的場館中央,用的是救災專用的折疊床和棉被褥。尖山子鄉銀龍村村民黃全勇剛剛午睡醒,他激動地說:『政府把我們轉移到這裡,每天伙食有米飯、豬肉、雞肉和蔬菜,葷素搭配,吃的、住的都很好。』他說,自己快70歲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洪災。據了解,災情發生以來,寶清縣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結合的方式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對於緊急轉移的災民,一方面是幫助、運送他們到親戚朋友家臨時安置;另一方面是借助體育場館、學校等作為臨時安置點安置災民,省、市及各方救助的救災物資全部保障到位,完全能夠解決災民的臨時安置問題,確保災民有飯吃、有地方住、有乾淨水喝、生病有醫療救助。目前,大部分安置點的受災群眾已經遷返,仍按照計劃組織群眾陸續返回』,車民說。
受大、小撓力河水位不斷上漲影響,記者看到東昇濕地區域聯合村、北崗村及臨近的十幾個村屯在兩河『包圍』之中,洪澇災害最為嚴重,部分房屋不同程度的受損、農作物大面積被淹沒,工作人員正在按計劃組織拆除危房。『按照省防辦要求受災地區在險情沒有解除前是不允許村民返回的,群眾轉移後為了防止村民擅自返回,我們輪班駐守在各個回村要道』,連續駐守了半個月的尖山子鄉包保乾部馬俊峰說。
據介紹,災情發生後,省、市、縣三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深入一線,在各鄉鎮巡回檢查重點區域、重點水庫、河流、堤防和危險地段,全力組織抗洪搶險,同時對涵管、涵閘、易澇節點、險工弱段等隱患點開展地毯式排查,對發現的問題建立臺帳,落實整改措施和責任人,組織力量對低窪地段疊壩防洪,構築防線、加固堤壩;對各險工弱段出現漫頂和管湧,第一時間組織力量及時搶險加固,針對超汛限運行水庫和超警戒河流情況,與專家及時會商研判、合理調度,對超汛限水庫組織適時、適量的泄洪調峰,確保洪峰順利過境。
目前,寶清縣以損毀住房修繕加固、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恢復重建為重點,以增強防災抗災能力為目的,已經起草制定了災後恢復重建實施方案,成立10個工作組,對全縣10個鄉鎮進行包保,進一步明確應急管理、農業農村、交通運輸、住建、電業、通訊、保險等各相關部門職責,舉全縣之力開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堅決打贏重建攻堅戰,讓受災群眾盡早回遷入住,盡快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