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5日訊 一名70歲的老人,47年前離家出走,一直靠拾垃圾生活,蜷縮在龍鳳區一個臨時搭建的地窨子裡,老人有一個願望——回山東老家。
可是沒錢、沒證件,憑老人一己之力,這個願望只能是個願望。直到老人遇到了民警王紹軍,他的命運纔被改變。
那麼,這究竟是怎樣一個故事?近日,大慶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民警王紹軍在草甸子裡發現老人。

老人來看『恩人』。
民警輸油管旁發現老人
事情還要從半個月前說起。
這一天,龍鳳公安分局民警王紹軍,按照市公安局『國慶70周年安保風險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專項會戰的工作要求,在轄區內巡邏。
當他檢查轄區一處輸油管線時,發現兩條管線之間,有個臨時搭建的地窨子,裡面蜷縮著一名老人。
王紹軍表明身份後,上前對老人進行了詢問。
老人自稱叫慕慶學,1950年10月27日出生,23歲時,從山東省黃縣豐儀公社豐儀爐大隊的老家,離家出走來到大慶,一直到處流浪,靠撿拾垃圾生活。
最近,老人流浪到這個地窨子附近,發現這裡能遮風避雨,就在這裡落了腳。
見到民警王紹軍對自己非常關心,老人跪在王紹軍面前流著淚說,自己離家出走47年了,一個人在外面孤苦伶仃,年紀大了,非常想回到山東老家,但是自己身上只有靠撿拾瓶子攢下的幾十元錢,並且沒有身份證,讓民警想想辦法,幫助他實現回家的願望。
王紹軍將老人帶回分局,並將情況向局長藺宇做了匯報。
藺宇局長非常重視,安排王紹軍先替老人找個臨時住處,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幫助老人實現回家的願望。
衛星地圖上辨認出老家
為了幫助老人重返故鄉,王紹軍頗費了一番工夫。
經上網查詢,王紹軍發現,由於離家的時間太長了,老人自述的老家地址山東黃縣,現在已經不存在了(現在黃縣已改為龍口市)。
王紹軍又根據老人所說的『豐儀爐大隊』這個地址,在網上進行查詢,發現現在叫『豐儀爐』的全國一共有兩個,一個在陝西,另一個在山東。
王紹軍眼前一亮,憑直覺,這個在山東的『豐儀爐』,很有可能就是老人的老家。
為了進一步確認,王紹軍找來了衛星地圖,放大到山東『豐儀爐』位置,讓老人進行辨認。老人憑著記憶中的原來老家附近的幾個村子的名稱,確認了這個『豐儀爐』,就是自己的老家。
老人激動地說:『這就是我的家,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王紹軍從地圖上獲知,老人的老家,已經由40多年前的山東省黃縣,改名為山東省龍口市石良鎮豐儀爐村。
隨後,王紹軍輾轉聯系上了當地的派出所,說明了老人的情況,請求幫助查找老人的家人。在當地派出所的積極工作下,很快找到了老人的弟弟。
弟弟以為,當年負氣離家出走了40多年的哥哥,早已經不在人世了,得知哥哥仍然健在,他十分激動,表示立即就來大慶接哥哥。
配貨車免費送老人回家
王紹軍考慮到老人沒有戶口、辦不了身份證,無法購票乘坐客運交通工具,便告知老人的弟弟不用來接,自己會想辦法將老人送回山東。
正常的交通方式行不通,王紹軍就開動腦筋,另尋別路。
他聯系了轄區的配貨站,想利用往山東配貨的貨車,帶老人回家。
得知情況後的貨站老板非常支持,表示近期貨物配滿後,一定會免費安全地將老人送回山東老家。
如何回家的問題解決了,王紹軍又考慮起了老人的戶口問題。
由於老人離家時未上戶口,47年來音訊皆無,回去以後如果不能補上戶口,將會對今後的生活,帶來很大不便。
於是,王紹軍又與當地派出所進行了聯系,為老人出具了辦戶口所需要的證明材料,親手交給老人帶回老家。
回家的日期,一天天近了,老人卻一天比一天焦慮,他每天都要來一次分局。
他說,一旦離開大慶,他可能就再也見不到王紹軍了,要是沒有這麼好的警察的幫助,他這輩子,都再也回不了老家了。
一滴水映射太陽光輝,一件小事體現為民情懷。王紹軍能有這樣的舉動,是多年來的習慣使然。王紹軍曾服役於雷鋒生前所在部隊,在雷鋒精神的激勵和指引下,從警三十多年來,做過的好人好事,數不勝數。
總有人問他圖啥,他說,我是人民警察,為百姓服務就是我的工作,無論大事小事,分內分外,只要我碰上了,就會竭盡全力地幫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