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7日訊(王紅蕾 記者 王亮)9月7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農業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主辦,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承辦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農業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2019年會暨第三屆農業科普論壇在哈爾濱召開。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農業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會員以及來自全國涉農新聞出版、科研、教學、技術推廣單位的百餘名專家學者齊聚冰城,圍繞『繁榮農業科普、助力鄉村振興』這一主題,就如何服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講好『三農』科普故事、提高『三農』科普作品質量進行了深入探討。
農業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孫林,農業科普創作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出版社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陳邦勛,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劉娣,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臧曉敏,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孔憲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處處長張憲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孫坦,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等領導出席會議開幕式。
劉娣書記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省農科院將科普創制作為科技服務的一項重要手段,以院縣共建、科技服務和精准扶貧經驗為基礎,將生產一線的需求、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和提昇,為全面提高農民生產能力與科技文化素質,面向廣大農民、農技推廣人員、農職院校師生、基層農業管理人員和普通民眾編創了動漫、掛圖、小畫書、圖書等多種表現形式的優秀科普作品近百部,為提高全省農業科普水平貢獻了力量。
近些年來,黑龍江科普事業取得長足發展,截至目前我省《全民科學素質計劃綱要》成員單位增加到36個,科普工作大聯合、大協作格局初步形成。臧曉敏副主席在講話中表示,省科協將充分發揮綱要辦的職能作用,積極搭建科普服務平臺,並希望以舉辦本次會議和論壇為契機,進一步加強科普理論與實踐研究,加大科普資源開發力度,推進學術資源科普化。
『黑龍江作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糧食種植規模、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質量水平持續穩居全國之首,是國家穩固可靠的大糧倉。』孔憲臣副廳長在講話中表示,黑龍江深厚的農業底蘊和獨特的民俗文化,為開展農業科普創作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也湧現出了以省農科院為代表的優秀科普先行者。作為我省規模最大的綜合類農業科研單位,省農科院在科技創新、服務三農等方面成績斐然,為鄉村振興、農業強省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橕,編創的農業科普作品更是在各級農民培訓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會上,與會專家通過學術研討交流一致認為,科技創新突飛猛進,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變化日新月異,創新成為時代鮮明的特征。科普工作要牢牢把握時代特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及時跟進中央和省委戰略決策部署,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各種需求,主動找題目、做文章,切實發揮科普惠民益智、助力增效以及戰略支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