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1日訊 李在根是北大荒開拓的先行者。1949年入黨開始到2006年去世,57年黨齡,從1951年第一個集體農莊到1983年長達33年的村黨支部書記,經歷了大家想象不到的奮斗歷程。
1948年到1978年,李在根被評為合江省、松江省、黑龍江省的勞動模范,優秀共產黨員20餘次;1954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基層黨務工作者會議代表;1960年被評為『農民農藝師』『農民育種專家』;1965年被評為全國農業科學技術先進個人;1964~1983年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 1985年當選為黑龍江省人民代表大會第六屆常務委員;1982年、1984年被評為合江地區『創業功臣』『水稻栽培大王』;1987年當選為國務院『5·1』勞動模范特別代表。
李在根1920年出生於朝鮮咸鏡南道咸柱郡三平面西城裡。兒童時的記憶只留下貧窮受欺負的童年。1942年一家人到了中國,定居林渠道一嶺山區。他開始以種地為生,只要能種,就是下雨可能被衝走的地段也都開墾出來。1947年,偏僻的林渠也開始了土地革命,被看作有點知識的他任職農會文書。
1948年,他帶領60多戶農民從林渠來到了星火平原。次年在水利農場當主任兼文書,同年被發展成為農場的早期黨員。1951年2月,他領著36戶農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1951~1955年是集體農莊高速運行期。五年內,從開始時的36戶發展成了130戶;為國家輸送的糧食也從第一年54.3萬斤增加到300萬斤;人均收入從160.48元增加到283元,農莊集體公共基金突破了30萬元線。星火被譽為『中國第一村』。
李在根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把栽培水稻當作自己終身的使命。1953年他提出『細土拌種』和『旱直播』的方法,第一個實現水稻機械旱直播法,他親自培育出抗稻瘟病的『星火白毛』等十多個水稻優良品種,並在全國推廣使用。經15年努力,他帶領群眾將9000畝荒草甸子改造成方格水田,實現機械化生產,水稻平均畝產達800斤。1959年至1966年向省內各處提供良種1200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