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17日訊 初秋時節,哈爾濱市天高雲淡,碧空如洗。市民和游人自由地深呼吸,暢享冰城藍。
近年來,哈爾濱市將打贏藍天保衛戰當作保護生態環境的重中之重,標本兼治,切切實實增強了群眾的民生獲得感。記者近日從哈爾濱市生態環境局獲悉,2018年,哈爾濱市空氣質量大幅改善,超額完成省確定的年度改善目標,在全國169個重點城市中,改善幅度排名位列第1,創近年來最好成績。2019年,哈市環境空氣質量保持和鞏固了去年改善成果並持續向好,截至9月15日,哈市環境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258天,達標212天,同比增加3天,其中優94天,同比增加21天。
成績的取得緣於對癥施策。哈市環境空氣顆粒物源解析結果顯示,在本地排放源中,對PM10和PM2.5貢獻最大的污染源均為燃煤源,分擔率分別為31%和36%。為此,哈爾濱市持續推進燃煤鍋爐淘汰。尤其是2017年,哈市啟動史上規模最大的淘汰燃煤小鍋爐攻堅戰役,當年就淘汰了2074臺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2018年,淘汰范圍擴大,從原來的市區建成區內擴大到建成區外,從淘汰10蒸噸及以下小鍋爐擴展到10蒸噸至35蒸噸,再淘汰鍋爐1191臺。截至2018年底,哈市九個建成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清零』。為推進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使用,哈市還制定了財政補助政策,進一步提高了產權方淘汰小鍋爐的積極性。
大氣改善如何?基層最有發言權。近日,記者來到哈醫大一院鍋爐房。據哈醫大一院水電科負責人邢國棟介紹,2017年,醫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拆除了原有燃煤鍋爐,隨後新安裝了5臺燃氣鍋爐。『以前我們有兩臺燃煤蒸汽鍋爐供醫院消毒站、食堂使用,夏天也在運行,經常被居民投訴。現在投訴自然沒有了。』邢國棟說。
環境就是民生,藍天也是幸福。記者來到哈醫大一院鍋爐房附近的一曼街141號居民樓下,遇見居住在此的曲大爺。他感慨道:『現在空氣質量真是變得好太多了。以前,任何季節都不敢開窗換氣,房頂和地面都是煤灰。現在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還是清潔能源好!』
在淘汰燃煤鍋爐的同時,哈爾濱市還實行秸稈禁燒,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力度,同時大力整治黃標車、揚塵污染,推動大氣質量改善。
除了源頭治理外,哈爾濱市非常重視大氣污染防治的信息化建設,對重點企業進行實時在線監控。近日,記者在哈市生態環境局重點污染源環境監控中心看到,大屏幕顯示哈爾濱市區、周邊PM2.5實時監測分布圖、重點企業污染物排放等信息。『按照相關政策,重點企業必須安裝在線監控設施。哈市有已經建設完成在線監控設施的廢氣排放企業100家,共200個廢氣點位。排放量和濃度數據會自動實時傳到哈市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該中心主任邢洪林表示,一旦監測出有污染物超標排放的企業,執法人員會馬上到現場核查,如排放確實超標,生態環境部門將依法視超標比例對企業進行10萬元~100萬元不等的罰款,如連續超標排放,將實行按日計罰。這對試圖以身試法的排污單位形成了震懾。
藍天保衛戰的步伐未有懈怠。2019年,哈市將九區建成區內外、縣(市)城關鎮建成區相應蒸噸的燃煤鍋爐納入淘汰范疇。截至9月6日,納入淘汰范圍的1295臺燃煤鍋爐,已淘汰620臺,佔比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