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9日訊 (記者 杜筱) 記者從黑龍江省衛生健康委了解到,新一輪醫改啟動以來,黑龍江省全面落實各項改革舉措,取得了階段性成效,醫改紅利逐步釋放,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標准從2012年的25元增加到2019年的69元,服務項目由10類增加到31類;常住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35.53%,重點人群覆蓋率達68.98%;貧困患者就醫實際自付比例平均降至20%以下,縣域內就診率達91%以上;實現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通過持續深化醫改,我省人民健康水平進一步改善,人均期望壽命達77.52歲,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優於全國平均水平。
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服務能力穩步提昇
2012年以來,我省累計投入5.47億元,用於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建設和設備裝備,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准化建設達標率分別達到95%和98%,90%的居民15分鍾內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機構。2014年至2018年,共為鄉鎮衛生院招聘大學生3360名,今年繼續為鄉鎮衛生院招聘300名大學生;為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招聘執業(助理)醫師1082人;完成訂單定向醫學免費生培養計劃1287人;啟動了全科特崗計劃,為全省20個國貧縣鄉鎮衛生院招聘全科醫生100名。目前,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佔職工總數比例由2012年的78.5%提高到目前的9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更加豐富,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堅持預防為主,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補助標准從2012年的25元增加到2019年的69元,服務項目由10類增加到31類。全面實施乙肝疫苗補種、白內障復明手術、兩癌篩查、增補葉酸、無害化廁所改造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常住人口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35.53%,重點人群覆蓋率達68.98%。
基本醫療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看病就醫安全網持續鞏固
建立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六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管理體系,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由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2019年的52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報銷比例保持在75%左右。將國家談判藥品全部納入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實現了省內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和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線調整為1.2萬元,報銷比例由55%提高至60%。全面推進『三個一批』救治管理,貧困患者就醫實際自付比例平均降至20%以下,縣域內就診率達91%以上。
藥品領域改革多環節發力,價格虛高的趨勢得到控制
全省公立醫院、政府辦基層醫療機構和行政村衛生室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強化了各級醫療機構用藥銜接和轉診患者用藥保障。通過實施新一輪藥品集中采購和高值醫用耗材掛網采購,2018年,采購價格比上年降低了20.9%和16%。通過實行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日常聯動制度,聯動產品平均降價幅度達30.6%;通過實行集中采購藥品價格省際聯動,平均降幅達12.3%。藥品流通領域雜亂現象得到初步淨化,藥品、醫用耗材虛高價格得到遏制。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以藥補醫機制全面破除
自2017年8月1日起,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部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同步調整醫療服務價格,落實投入補償政策,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入、藥品收入和政府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入和政府補助兩個渠道,實現了新舊運行機制的平穩轉換。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范圍覆蓋到所有地市,探索推進了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了社會辦醫支持政策。與2012年相比,全省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幅由23.44%下降到1.3%,藥佔比由45.29%下降到31.48%,平均住院日由11.5天下降到9.9天,社會辦醫院床位增加了1.8倍。
通過持續深化醫改,我省人民健康水平進一步改善,人均期望壽命已經提高到77.52歲(2018年全國平均77歲),嬰兒死亡率下降到5.88?(2018年全國平均6.1?),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優於全國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