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0日訊 9月19日,全市玉米秸稈還田現場會在讓胡路區銀浪牧場召開,通過觀摩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模式、還田技術講解,使各縣區在互相借鑒中結合實際抓好落實。會上,記者還了解到,今秋我市計劃秸稈還田493萬畝,秸稈還田利用率將達到55%以上。
今年,省裡給我市下達了秸稈還田493萬畝的任務。對照去年實際秸稈還田14萬畝,可謂時間緊、任務重。面對嚴峻的形勢,我市農口部門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引導乾部群眾按照『一主兩輔(還田為主,燃料化、飼料化為輔)』總體原則,抓住關鍵環節,突出工作重點、強化工作措施,切實加大秸稈還田工作力度,擴大秸稈直接還田比例,計劃完成秸稈還田493萬畝,實現利用量351萬噸(含根茬還田),秸稈還田利用率將達到55%以上。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龍立新說,今年玉米還田的主要模式有翻埋、碎混和覆蓋還田,水稻還田模式主要是翻埋和腐熟還田。在還田模式選擇上,我市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現有機械力量、土壤實際,統籌考慮作物熟期、秋收、還田和春耕環節的有效銜接,從不同作物實際情況出發,合理選擇翻埋、碎混、覆蓋等還田方式。突出城邊、路邊、村邊,統籌考慮不同村屯種植結構、土壤條件實際,集中統一規劃秸稈還田任務,組織群眾連片落實還田地塊,做到連片作業、規模推進、降低成本、提高實效。
為保障秸稈還田工作的有效開展,我市一方面落實好省裡的政策,釋放政策效應,推動還田工作開展。另一方面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的財政投入,各縣區將統籌整合相關涉農資金,特別是產糧大縣的獎勵資金要優先扶持秸稈綜合利用。同時,通過落實還田、離田各環節全領域補貼,使秸稈更具商品化價值,有效撬動社會資本投入,逐步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走向市場化,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其中,在秸稈還田方面,玉米秸稈全量翻埋和碎混還田每畝補貼40元;玉米秸稈覆蓋還田每畝補貼10元,水稻秸稈翻埋還田每畝補貼15元;水稻秸稈還田腐熟每畝補貼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