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9月20日訊 近日,齊齊哈爾一名7個月的早產女嬰,因呼吸窘迫被轉運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進行治療。該患兒不僅早產時間長,體重也僅為770克。醫生告訴記者,因為車輛顛簸,小家伙這一路生命體征都在波動,『我們不停地清理氣道,調節氧氣濃度,改變保溫箱的溫度,可以說,一直看著這小家伙的「臉色」過來的。』哈爾濱市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醫生宋曉燕說。
早產『袖珍娃』生來不會哭
19日,記者在哈爾濱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病房見到了正在接受治療的吉祥(化名),這是一名小小的嬰兒。記者問及她的月齡時,醫護人員告訴記者,『應該是負3個月』。因為至此,她距離正常出生的時間還差三個月。
據醫護人員介紹,日前,該病房接到了轉運指令,齊齊哈爾一名26周早產女嬰,生下來不會哭,當地醫護人員為其用上了呼吸機輔助呼吸,希望能立即轉運到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繼續治療。參與轉運的主治醫師宋曉燕介紹說,因為先天發育不全,孩子的心肺以及消化系統發育尚不完整,出現了新生兒呼吸窘迫癥、肺部感染以及心髒動脈導管未閉合等癥。『抱起孩子的時候,孩子特別小,我看了一下出生記錄,孩子當時的體重僅為770克,基本相當於1.5市斤的重量。』宋醫生說。
轉運中要隨時調整保溫箱溫度
從齊齊哈爾開到哈市大約需要3個多小時的車程。轉運車上的急救設施俱全,新生兒的保溫箱通常保持在35℃至36℃之間。醫生表示,這是模擬母體內的溫度,然而這個『最溫柔溫度』也未必是一直適合的。一路上,醫生和護士不斷地清理著患兒的氣道,並低聲『安慰』著孩子,減少她的恐懼。但是在轉運大約半個小時的時候,孩子出現了心率加快並哭鬧的情況。宋醫生為患兒做了檢查,發現孩子的體溫略有昇高,『此時需要下調保溫箱的溫度,讓孩子感覺涼爽。』宋曉燕說。果然,當溫度調整至34℃的時候,吉祥安靜了下來,哭鬧也停止了。
『34℃是低於母親體溫的,因此讓孩子涼爽一會後,我們須將溫度再調回35℃以上,保證孩子不會著涼。』醫護人員表示,這一路他們一直關注著孩子的體溫,不斷地調整保溫箱溫度。
醫生一路看『臉色』調節呼吸機
新生兒最大的問題是呼吸,醫護人員還要不斷地調整呼吸機的氧濃度。行車一個多小時後,吉祥的心率再次加快,生命體征儀上顯示,血氧飽和度降至88%,而正常人的血氧飽和度應為95%以上,雖然僅僅下降了7%,但這反映出了孩子缺氧的情況。醫護人員立即為孩子清理氣道,用吸痰器吸痰,孩子的血氧恢復正常了。過了一會,血氧再次降低至90%,醫護人員加大了呼吸機氧氣的濃度,待孩子血氧恢復後又立即調回原濃度值,並目不轉睛地看著孩子的臉色,看著生命體征儀,不斷地調節,直到轉運車駛入哈爾濱市兒童醫院。
據了解,目前,吉祥仍在接受治療,孩子各項生命體征正常,已撤掉了氣管插管的呼吸機,改為無創呼吸機,體重也由原先的770克增至13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