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塔星軌

音樂廳星軌

銀河拱橋
生活報9月22日訊 布滿繁星的夜空,看似遙不可觸,卻有很多方法可以走近。
今年53歲的冰城攝影愛好者王相臣,就是一位『追星人』。他用相機對准夜空,在同一地點取景,一次拍攝下幾十或上百張照片,再用電腦軟件合成,把它們『疊加』成一張唯美的星空照。這就是近年在攝影圈日漸流行的一種攝影模式——星空攝影。
近日,2019『璀璨星空』國際攝影大賽評選結果揭曉,冰城攝影愛好者王相臣憑借《伏爾加莊園上的銀河》、《陽明灘落日餘暉》兩幅作品摘得了一金一銅。他經歷了怎樣的『追星』故事?星空攝影又有哪些神奇和驚喜展現呢?隨著他娓娓道來,一幅『星跡之旅』鋪展開來。
一次旅行『衝動之舉』把他引入星空攝影
一串圓月,掩映著夜色中的哈爾濱大劇院;滿天星斗『灑』出旋渦狀軌跡,裝點著伏爾加莊園裡復建的尼古拉教堂;銀河化為夜空裡的『七彩長虹』,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還給漆黑的荒野勾勒出幾分神奇……這些像科幻片一樣的照片,都出自王相臣之手。王相臣把它稱之為『星空攝影』作品。『就是用相機對著夜空取材,同地點同角度拍攝出十幾張上百張照片,再把這些照片用電腦軟件疊加,拼成一張唯美的星空照,把肉眼看不見的星月運行軌跡呈現出來。』
王相臣的話匣子,是從『十年前』打開的。當年,不願意被體制束縛的他,辭職經商,有了更多可以自我支配的時間,於是買了一臺車,拿起相機,開始了想走就走的旅行。像大多數旅游者一樣,他也喜歡用相機記錄美好,只是後來更新換代了好幾次,卡片機都滿足不了他對照片效果越來越高的要求,於是又買了單反,逐漸添置零部件,開始了一路自學。
據說那幾年他看的攝影資料,堆起來有兩米高。
較真、不安分、不服輸、喜歡追求美好……這些元素在王相臣的身上『疊加』,也為他癡迷星空攝影埋下了伏筆。2014年夏季,王相臣帶著家人到內蒙古呼倫貝爾旅行,其間被大草原上的閃耀星空吸引,於是,他習慣性地舉起相機,拍了一張照片。可是夜空下的照片,呈現的只有『黑』和『星星點點』。他想起以前好像在電腦上看過別人拍的星空照,於是回家後立刻在電腦上輸入下『如何拍星空』……一張張堪比電腦桌面般唯美的作品,一下子衝擊了王相臣的視覺,也激發了他研究拍攝星空的興致。
不懂天文地理的軟件使用者不是好的攝影師
相比多年前學攝影,電腦、手機、拍友群成了他『追星』的幫手和展示平臺。
為什麼照片裡,星星有了軌跡,月亮成了一串?王相臣解釋說,這和地球自轉有關。『地球在自轉,星體也在移動,只是用肉眼,人們看不到這些變化。而星空攝影,就是要用相機記錄下這種變化。』比如拍星軌,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快門速度,單次曝光拍攝;一種就是多次曝光拍攝+後期疊加。王相臣用的就是後者。星雲、銀河拍攝,則要加上一個『赤道儀』,以此克服地球自轉,這樣星星就不會出現『拖尾』痕跡了。每隔四分鍾原地拍攝一次月亮,疊加起來,它就變成一串了。
在網上,總是有人問王相臣,怎麼能把夜空拍得那樣美?王相臣告訴他們,首先要找到一個遠離城市光污染的地方,其次最好要在一個大風過後的晴天進行拍攝,最好是能找到一個高海拔的地區,高海拔空氣稀薄,這樣能最大程度減少地面燈光以及空氣中的污染物對星空的影響。還要盡量避免月光的影響,『俗話說月朗星稀,月亮太圓,星星就拍不到了』。
王相臣說,一年十二個月,只有月初和月末那幾天是最佳拍攝時間。再刨除陰雨、多雲天,每年供攝影愛好者『追星』的時間並不多。
哈爾濱現在有二三十位資深星空攝影愛好者,王相臣絕對入圍其中,而是屬於比較勤奮的。可是他五年累計拍攝出的效果理想的成品照片,總計纔一百多張。
而且這是一個『燒錢』的游戲,為取材完成一張圖片,拍攝者往往會驅車數百裡,『要有一臺方便出行的越野車,要有抗風性能高的三角架,感光度、寬容度高的相機,大光圈的鏡頭、精准的雲臺,協助克服地球自轉的赤道儀……入門級的投入,不算汽車,也得十萬左右。』
除了攝影技術,拍攝者還要有一些天文、地理知識。『帶著預先設想去拍,在成片裡求證自己的構思效果。』王相臣說,通常每次出門拍攝之前,他都會事先驅車去踩點,還要對月相進行查詢,了解拍攝日的月出月落時間,以便做到心中有數……他這樣調侃『追星者』:不懂天文地理的軟件使用者,不是好的攝影師。
突破城市燈火的限制
挑戰『冰城霓虹燈下的星空』
不同於普通攝影的定格瞬間精彩,星空攝影往往是帶著構思拍攝,要拍哪兒?要呈現什麼樣的效果?當作品驗證了攝影者心中所想,就會給他們帶來無限喜悅。
『深夜行動,頂嚴寒、冒酷暑,冬天凍得手發抖,夜晚蚊子叮咬一身包。』王相臣說,到野外拍攝是會吃一些苦,偶爾還會有迷路,負重前行,但相較於一幅幅璀璨星空攝影作品,這些都不算什麼了。此外,在荒野拍攝,只要克服對黑暗、對未知的恐懼,仔細聆聽大自然夜晚的聲音,就會感受到一份別樣情趣。
王相臣還有另外一份『情趣』,就是拍城市的星空。
通常,拍攝星空,要遠離城市,屏蔽掉城市光污染。但王相臣卻在突破城市燈火對星空攝影的限制,他說是發現身邊的美,也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
2019『璀璨星空』國際攝影大賽,被視為泛太平洋地區具有重要地位的國際性攝影賽事。王相臣的《伏爾加莊園上的銀河》在這次大賽中獲得金獎,就是因為作品不只有難拍攝的拱形銀河,還融入了『燈火元素』。『你看,那上面有拱形的銀河,有彩色的「銀心」,有伏爾加莊園的燈火和遙遠處城市的燈光……融合在一起,多美!』王相臣說,現在,人過中年,對很多事情有了另一番感悟,曠野星空之美,就好比人渴望自然、純淨的心靈,而城市下的星空,是喧囂與純淨的另一種融合。
王相臣有兩個心願,一個是去西藏拍攝最純淨的星空,一個是在哈爾濱拍攝夜晚『靚起來』的地標。他說,只有在浩瀚的星空下,在一幅幅肉眼不及的照片裡,纔能感受到,對美好的珍視。
照片由采訪對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