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新時代東北振興】大慶石化:『原字號』開啟新征程 大煉油項目闊步行
2019-09-22 10:04:37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采訪團走進大慶石化。鄒慧攝

  1962年4月,大慶石化公司始建,主要以大慶原油、輕烴、天然氣為主要原料,從事煉油、化肥、乙烯等產品生產。次年底即通過自力更生,結束了新中國使用『洋油』的歷史。

  50多年來,大慶石化由小到大,步履穩健,乙烯產量從籌備建設到四度破百,煉油加工能力從100萬噸增至1000萬噸,累計加工原油近3億噸,生產乙烯1700多萬噸,尿素2250多萬噸,營業收入8000多億元,上繳利稅逾千億元。

  9月21日,記者隨『新時代東北振興·龍江網絡行』采訪團走進大慶石化,實地感受這個石化產業『原字號』的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

  多年夢一朝圓大慶石化開啟新征程

  回溯大慶石化公司的發展歷程,煉油加工能力從100萬噸增至1000萬噸,乙烯產量從30萬噸到四度破百,大慶石化在2012年就已達到『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生產能力。

  大慶石化公司建設工程現場。鄒慧攝

  但這僅僅是理論數據。大慶石化乙烯年產能120萬噸,受制於上游煉油與下游精深加工銜接不夠,近5年的實際產量只有產能的近81%,一直處於『吃不飽』狀態。煉化一體化發展深度不夠,成為大慶壯大石化產業的瓶頸。何時纔能真正實現『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

  2018年3月,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經中石油、省發改委、省環保廳等多方共同努力,6月底中石油批復實施。項目計劃總投資41.8億元,主要包括新建9萬噸/年MTBE、22萬噸/年烷基化、120萬噸/年連續重整、200萬噸/年催化裂化、60萬噸/年氣體分餾、50萬噸/年汽油脫硫、兩套2萬噸/年硫磺回收等9套裝置,改造350萬噸/年常減壓、120萬噸/年加氫裂化、120萬噸/年汽柴油加氫精制3套裝置。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建成投產後,新增350萬噸/年俄羅斯原油與大慶原油采用分煉模式。預計2020年10月,大慶石化原油實際加工量達到1000萬噸,具備『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規模,成為大慶建設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的中堅力量。

  光陰迫從來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引領項目攻堅『加速度』

  大慶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發源地。60年前,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大慶石化公司建設工程現場。鄒慧攝

  歲月不居,初心不改。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大慶市委、市政府將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作為『油頭化尾』的一號工程來抓,以釘釘子精神持續用力抓落實抓推進。大慶石化人踐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只爭朝夕,全力攻堅。

  2018年7月7日,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如今,在項目建設現場,一條條銀白色管廊縱橫交錯,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高大氣派。最為壯觀和火熱的,是子項目——120萬噸重整裝置的建設現場。在這裡,清脆的哨音此起彼伏,馬達聲轟響陣陣,施工人員腳步匆匆、揮汗如雨,那熱火朝天的場面,讓記者真切地感受到大慶石化大煉油項目開足馬力建設忙的激情。

  據石化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大煉油項目的12個子項目已有三個建成投產,分別是9萬噸/年MTBE裝置、年產120萬噸加氫裂化配套改造裝置以及22萬噸/年烷基化裝置。而今年新建的120萬噸連續重整裝置已完成土建基礎施工,正在進行鋼結構和設備的安裝作業。

  一子落滿盤活『大煉油』托起『油頭化尾』大產業

  乙烯,號稱『石化工業之母』。大慶石化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建成後,大慶石化煉油將一步躍上『千萬噸級』,每年可以提供更多丙烯、液態烴、甲苯、二甲苯等基礎化工原料,為大慶乃至全省做強『化尾』、拉長石化產業鏈條提供了量足量大、價格優的化工原料保障。屆時,大慶石化汽油質量將達到國Ⅵ油品B階段標准,柴汽比降低至0.74,能為地方提供120萬噸/年石化基礎原料,預計新增銷售收入159億元、稅收30億元。

  而就在大慶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正在緊張推進之際,龍油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及95萬噸聚烯烴、昊慶13萬噸丙烯?項目也在建設當中,華科C5C9綜合利用、煉化30萬噸烷基化等7個市級重點項目已經建成投產。

  為了承接大慶煉油結構調整轉型昇級項目以及其他計劃中的『油頭』項目所提供的化工原料,一大批『化尾』項目紛至沓來,開工建設,投產運營。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大慶市『油頭化尾』項目已開復工35個,總投資超過300億元。預計到『十三五』末期,隨著更多項目的簽約落地和建成投產,全市『油頭化尾』將實現銷售收入1400億元,到2025年突破2000億元。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新時代東北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