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將構建8大現代產業體系 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2019-09-25 13:46:55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9月25日訊 未來冰城哪些區域最有發展,重點打造哪些新產業……24日,哈市出臺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意見。按照意見,哈市構建『4+4』現代產業體系,即以綠色農產品深加工、先進裝備制造、現代生物醫藥、特色文化和旅游等4個主導產業為核心,以信息、新材料、金融、現代物流等4個優勢產業為重點的哈爾濱現代產業體系。培育百億級企業、千億級產業,打造千億級園區、千億級產業集群,將初步建成全國重要的綠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基地、打造全國著名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建設國家生物醫藥集聚發展示范區以及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培育具有國內競爭力的新材料產業基地、東北地區信息產業示范區、東北亞金融服務中心、立足黑龍江輻射東北亞的物流樞紐節點城市。

  打造全國綠色廚房力爭2021年產值達千億元

  依托哈市作為全國第一產糧大市的農業基礎,發揮寒地黑土富含有機物和微量元素的天然優勢,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綠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基地,把全國大糧倉變成全國綠色大廚房。力爭2021年產值達到1000億元,年均增長14%。

  大米:重點布局五常綠色食品產業功能區、方正富硒食品產業功能區、通河優質稻米與山林食品加工產業功能區、延壽食品及亞麻功能區,重點發展優質大米、有機米、富硒米、米制食品以及面向母嬰等特殊消費群體的專用米。

  大豆:重點布局在平房、香坊高品質食品產業功能區以及巴彥糧食深加工產業功能區,重點打造非轉基因植物油品牌。

  乳制品:重點布局雙城食品綜合加工產業功能區、平房高品質食品產業功能區、尚志綠色食品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高端乳制品、液態乳制品。

  沿松花江建旅游景觀帶建哈亞人文生態旅游帶

  哈市將實施『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工程』,以『中國的達沃斯、世界的亞布力』為名片,打造『冰雪聖地、冰雪體育名城』,將哈爾濱建設成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力爭2021年總收入達到2200億元,年均增長14%。

  其中,沿松花江旅游景觀帶,重點布局在松北、呼蘭、道裡、道外等沿松花江區域。在松花江中上游重點建設中央大街、中華巴洛克、太陽島、融創文旅城、哈爾濱大劇院等旅游景點,在松花江下游重點建設河口濕地、濱江濕地、冰雪觀光體育等旅游景點。

  哈亞人文生態旅游帶,重點布局在亞布力、香坊、阿城、尚志等區域,重點建設尚志帽兒山太和水鎮、香坊向陽旅游特色小鎮,提昇伏爾加莊園及金龍山公園服務功能,開發阿城金源特色文化,發展尚志冰雪休閑體驗游。

  布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

  哈市布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將創建『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打造全國著名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基地。

  其中,航空航天產業,打造飛機制造,重點布局在平房高端裝備產業功能區。清潔能源及環保裝備產業,打造發電裝備,布局在香坊和平房高端裝備產業功能區。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布局在平房高端裝備產業功能區。打造機器人產業,在平房區建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園及機器人小鎮。在松北區重點發展機器人相關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高端研發服務。

  建智慧城市應用打造中國『鈦谷』

  意見規劃,哈市布局信息產業重點領域、新材料產業。其中,哈市建設雲計算、大數據及智慧城市應用,重點布局在平房『大智移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功能區和松北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區,位於此兩個功能區的『中國雲谷』和『科技創新城』聚集大批雲計算和大數據企業,雲計算存儲能力全國領先。

  在新材料產業方面,哈市重點打造高端金屬材料,重點布局在平房高端材料產業功能區、松北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區。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區,重點發展鈦合金產業,打造中國『鈦谷』。高端石墨材料,重點布局在松北高新技術產業功能區和南崗新材料產業功能區。

  我省加強金融服務民企

  鼓勵省內銀行投資民企債券

  生活報訊24日,來自省政府的消息,我省《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二十項政策措施》發布。

  《措施》要求,加大對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全年努力完成單戶授信額度10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較年初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較年初增速,有貸款餘額的戶數不低於年初水平。力爭將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控制在不高於各項貸款不良率3個百分點以內。鼓勵銀行機構根據企業納稅信息開發信用貸款產品。

  《措施》要求,大力發展債券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運用債務融資工具融資,推動省內金融機構與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加強合作,靈活采取各種方式運用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支持企業發債融資。鼓勵省內銀行機構投資我省民營企業發行的各類債券。對成功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企業,省級財政按照實際到賬額給予2.5%的補貼,最高不超過500萬元;對國家級貧困縣發行直接債務融資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