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6日訊 (記者王春穎 安澤) 26日上午,黑龍江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18場——大興安嶺專場舉行。

美麗富饒的大興安嶺位於祖國版圖的『金雞之冠』、黑龍江省的『天鵝之首』,是我國最北、緯度最高的邊境地區,是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和木材資源戰略儲備基地,肩負著維護國防安全、區域生態安全的重要職責。『神州北極·大美興安』以『大』著稱,區域面積大,幅員8.3萬平方公裡,是東北乃至華北地區的綠色生態屏障;江河水量大,是黑龍江、嫩江源頭。『神州北極·大美興安』以『北』聞名,北極村是我國距離北極圈最近的地方,能夠觀賞到極晝、極夜和極光等神奇天象。『神州北極·大美興安』以『純』為魂,全境500餘條河流清澈見底、甘甜清冽,空氣中每立方厘米負氧離子含量4.8-5萬個,比世衛組織清新空氣標准高38倍。『神州北極·大美興安』以『特』稱奇,納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南瓮河『龍』字形地貌、被譽為天地灣的『龍江第一灣』,彰顯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州北極·大美興安』以『古』為韻,在舊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先後發現岩畫遺址38處,呼中北山洞舊石器遺址距今1.2-1.5萬年。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大興安嶺開發建設55周年。55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興安嶺始終與祖國共成長、與時代同奮斗,幾代林區人艱苦創業、砥礪奮進、攻堅克難,闖出了一條因林而建、因林而興、因林而轉的光輝道路,把昔日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林區。
進入新時代,大興安嶺地委、行署確立了『全面建設龍江新興安』的奮斗目標,實施了以『七大攻堅戰』為核心內容的『三年攻堅』,完善了更加聚焦『一個主題』,牢牢把握『兩大定位』,著力優化『三大環境』的轉型思路,勇闖新時代林區轉型發展之路。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分別比1978年增長42倍、23倍,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1990年的21.5倍和13.5倍,經濟社會呈現出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
大興安嶺實現了從木材生產基地到生態安全屏障的華麗轉身——森林防火成績斐然,2011年以來連續8年沒有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生態保護更加有力,深入實施天保工程,收回林地1958.89公頃;森林培育成效顯著,深入實施森林植被恢復工程,累計完成森林撫育、補植補造、人工造林178.4萬公頃,森林撫育質量始終位居全國前列。
大興安嶺實現了從木頭經濟到生態經濟的歷史跨越——全域旅游增勢強勁,深入挖掘『最北』區位優勢、『最冷』資源優勢、『最純』生態優勢和『最愛』坐標點優勢,精心設計找北游、界江游、濕地游、浪漫愛情游等個性化旅游產品,傾力打造『神州北極·大美興安』品牌形象;管護區經濟蓬勃發展,實施管護區經濟『四化』落實行動,堅持規模化、特色化、標准化、市場化發展方向,找准延長產業鏈、提昇價值鏈、完善供應鏈、構建利益鏈發展路徑;電商產業突飛猛進,近三年來,全區電商交易額年均增長70.4%,綠色有機產品入駐全國19個城市30個旗艦店和中石化營銷網絡。
大興安嶺實現了從荒無人煙到美麗宜居的滄桑巨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全區公路通車總裡程達到2.2萬公裡,加格達奇、漠河兩個機場聯通國內7個大中城市,立體交通網絡基本成型;人居環境不斷優化,連續兩年實施『廁所革命』落實行動,全區80%以上的城鄉居民用上了水衝式廁所,城鎮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7%和75%;民生事業加快發展,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在全省率先實現整體脫貧。
『神州北極·大美興安』。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的歷史起點上,大興安嶺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地委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堅定的基礎自信、前景自信和能力自信,與全省人民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書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興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