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9月28日訊 28日上午,由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雙鴨山專場發布。雙鴨山市委書記宋宏偉作主旨發布。
雙鴨山市地處完達山脈北麓、三江平原腹地,擁有中國最大的黑土濕地群,東隔烏蘇裡江與俄羅斯相望,既是對俄遠東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我省重要的煤炭、電力、鋼鐵和糧食生產基地。70年來,雙鴨山市為新中國建設輸送了7億多噸優質煤炭、1100多億斤糧食、900多萬立方米木材。
雙鴨山市礦產資源豐富,煤炭儲量117億噸,鐵礦石儲量1.2億噸,居全省之冠;石墨儲量巨大,西溝超大型石墨礦床列入『2018年中國十大地質找礦成果』。目前煤炭產能3300萬噸,電力總裝機249萬千瓦,是全省最大的煤電生產基地;建龍鋼鐵是全省鋼鐵產業的龍頭企業和種子企業,年產能200萬噸。
雙鴨山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擁有1300多萬畝耕地,糧食產量連續十四年穩定在140億斤以上,用全省6%的耕地貢獻了9%的糧食。這裡的農業科技貢獻率、綜合機械化率等指標穩居全國前列,農業組織化程度、規模經營水平、勞動生產率全國領先。
進入新時代,雙鴨山市實現了由『一煤獨大』向現代煤電化、糧食和綠色食品深加工、石墨及新材料、生態旅游、特色種植多業並舉、多元發展新格局的轉變,引進了建龍鋼鐵、神華國能煤電化、萬裡潤達糧食倉儲及深加工等一批大項目,以主導產業的戰略昇級帶動了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70年來,雙鴨山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獲得『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濕地生態保護示范市』和我省唯一的『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享有『黑土濕地之都、綠色生態之城』美譽,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實現了由單一的礦區城市向綜合性現代化的宜居城市轉變。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07億元、人均35527元,分別比建國初期增長675倍、159倍;公共財政收入實現26.5億元,比建市初期增長14700倍;工業增加值比建市初期增長447倍;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60.3:30.8:8.9調整到38.3:20.6:41.1,實現了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