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9日訊(記者 霍梟涵)黑龍江的博物館類型眾多,高度濃縮文化歷史,並運用現代化技術還原當時場景,做到了讓文物『活』起來,讓人有身臨其境的體驗感。趁著十一假期,一起來看看吧!
1.黑龍江省博物館
黑龍江省博物館是本省收藏歷史文物、藝術品和動植物標本的中心。博物館現有各類藏品約11萬餘件,金代銅坐龍坐鎮重點展示了渤海文化和金源文化,最具龍江特色還有距今6500萬年的白堊紀晚期平頭鴨嘴龍,和距今2萬年的第四紀披毛犀、猛?象三具大型化石骨架等。

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省博物館的建築本身也是歷史的見證者:主樓始建於1906年,為原俄羅斯商場舊址,是國家一級保護建築,歐洲巴洛克式建築風格,氣勢恢宏、十分美觀,適合拍照打卡。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紅軍街50號
2.撫遠魚展館
撫遠縣黑龍江魚展館,是目前黑龍江省最大的魚展館,也是中國最大的淡水冷水性魚展館。展館通過圖文及實物展示,詳實地記錄了黑龍江捕撈漁業的歷史沿革和發展變化,生動地展現了撫遠豐富悠久的漁獵文化內涵。

館內現已陳列施氏鱘、達氏鰉、大馬哈魚及『三花五羅』等名優特魚類標本82種,其中一副90歲的達氏鰉標本可謂是館藏『C位』。
撫遠魚展館還展出了漁獵民族赫哲人獨有的魚皮服飾,樺皮船等生產生活用具近百件,生動展示了民俗文化。
地址:佳木斯市撫遠市佛山路與沿江路交叉口
3.蘿北黑龍江流域博物館
黑龍江流域博物館坐落於中俄界江——黑龍江畔,背靠風光秀麗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名山島,是龍江好山好水的優秀代表。

水是人類文明的起源。黑龍江流域博物館高度濃縮了黑龍江流域輝煌燦爛的自然變遷,細數了黑龍江流域的自然、動植物『家底』,龍江黑土地上的人類文明發展,以及生活在這裡的游牧、游獵、漁獵民族的生活習俗。同時,還展示了生活在黑龍江北岸的俄羅斯和猶太民族的歷史文化。
館內展出文物、標本、實物4000餘件,分設自然、歷史和民俗三個大型展館,布展采用聲、光、電等現代高科技模擬場景,逼真的形象、具有震撼力的觀影體驗,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地址:鶴崗市蘿北縣名山島
4.東北抗聯(烈士)紀念館
東北烈士紀念館是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家規模較大的革命紀念館,秉持著紀念、緬懷先烈,以先烈的精神和事跡團結教育人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建館宗旨,全面反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犧牲的英烈事跡。

展館采用大數據多媒體展示和查詢系統儲存陳列圖片、文物信息,可供觀眾查閱並向烈士敬獻花圈。同時,還設有智慧講解系統和智能手機APP導覽,便於觀眾根據時間確定參觀路線。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241號
5.五大連池朝陽山紅色游基地
五大連池市朝陽山區的腹地——朝陽山,是曾經的抗日戰爭時期『朝陽山抗聯密營』,現在的朝陽山紅色愛國基地,這裡銘記了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正式成立並建立總指揮部的一段歷史,傳承了趙尚志、李兆麟等英烈奮勇抗敵的革命精神。

在朝陽山紅色愛國基地,通過實地參觀軍政乾校、朝陽山紀念館及大橫山抗聯遺址等地,可以深切體會東北抗聯老一輩革命家14年抗擊日本侵略者艱苦的斗爭生活,堅定理想信念。
地址:五大連池市朝陽鄉境內,距五大連池市區50公裡
6.北安博物館
北安博物館位於黑河市北安市,始建於1936年,其館捨為二層日式洋房,原為偽滿《康德新聞》北安支社,自1945年12月至1949年5月為黑龍江日報社,是黑龍江省首張黨報的誕生地。

現如今,這裡成為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記錄了北安的自然特色、人文歷史、地方風情,收藏有陳字飛冰雪畫、黑龍江省日報社等相關重要展品。同時,推薦大家觀賞先秦石耜、金代曷蘇昆山謀克銅官印、金代上京巡院銅鏡、民國佛教造像、朝鮮族民族文物、抗聯第三路軍後方醫院石磨等重要經典文物,在當中洞悉北安的歷史進程。
地址:黑河市北安市交通路12道
7.大慶鐵人紀念館
鐵人王進喜是石油工人的一座永恆精神豐碑,該展館通過照片與實物,形象生動地再現了『鐵人』光輝的一生,以及在鐵人精神的鼓舞下,大慶油田蓬勃發展的光輝歷程,是傳播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重要場所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列入《中國名勝詞典》的旅游景點。

鐵人紀念館的主體建築別具匠心,外形由『工人』二字組合,鳥矙呈『工』字形,側看為『人』字形,象征這是一座工人紀念館。主體建築高47米,象征鐵人王進喜47年短暫而不平凡的人生。
地址:大慶市讓胡路區中原路2號
8.大慶石油科技館
今年是大慶發現石油60周年,60年來,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近23.9億噸,為建立我國現代石油工業體系作出了重大貢獻,孕育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大慶石油科技館運用生動的形式還原了大慶石油科技創新發展歷程,勘探與開發技術進步及配套工程技術成果,是一座反映石油科技題材的大型現代化的專題性展館。

展館的主體建築平面由呈扇形展開的六個花瓣組成,與景觀水池構成中國石油徽標『寶石花』。該館展示面積3.5萬平方米,主要由陽光大廳、序廳、歷程廳、科普廳、勘探廳、油藏廳、信息廳、鑽采廳、地面廳、煉化廳和1個臨展廳組成。
地址:黑龍江省大慶市讓胡路區中原路
9.渤海上京遺址博物館
『海東盛國』渤海國,在中國歷史上擁有濃墨重彩的一筆,是唐朝冊封的東北地方民族政權的傑出代表。渤海上京遺址博物館位於原渤海王國的都城遺址,該都城是目前我國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古城遺址。

渤海國是我國歷史上以粟末靺鞨人為主建立的、隸屬於唐朝的地方民族政權,博物館以豐富的文物館藏、現代化的觀展體驗,生動還原了這一段塵封的歷史,讓觀眾了解黑龍江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的燦爛文明。
地址:牡丹江寧安市渤海鎮
10.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
1924年,俄方在嘉蔭發掘並組裝了一架完整的黑龍江鴨嘴龍,並命名為『黑龍江滿洲龍』(即『神州第一龍』),這是在我國領土上出土的第一條恐龍。從此,嘉蔭拉開了中國恐龍發掘的序幕。

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坐落於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內,是一座集人文歷史和古生物化石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展示了多年來嘉蔭恐龍山的挖掘成就,包括黑龍江滿洲龍、嘉蔭卡龍、霸王龍類等多種恐龍,為人們『復原』了一個神秘奇妙的恐龍世界。
地址:伊春嘉蔭縣城11公裡處
11.大興安嶺古驛道
在龍江黑土之上的交通網絡發達,縱橫交錯間為黑龍江的發展加速,而這其中,有一條特別的古路——古驛道,濃縮了黑龍江的『前世』與『今生』。

古驛道最早是為向清康熙帝奏戰報、遞奏折而修建的,設有25個驛站,而後,1887年李金鏞奉旨來漠河創辦金礦,增設8個驛站,是享譽全國的『黃金之路』。現如今,驛站從嫩江墨爾根至內蒙古恩和哈達,共設驛站33個,其中黑河市嫩江縣境內有驛站10個,大興安嶺地區境內有驛站23個,屬線型文化遺產,堪稱『路上的博物館』。
大興安嶺段古驛道,沿途包含了著名的景區景點,既有嫩江源景區、龍江第一灣、中國最北點這樣壯麗的自然風光,也有如鄂倫春民族村、知青文化園、大興安嶺資源館這樣能代表興安地域文化的人文景點。
12.嫩江墨爾根古驛站博物館
墨爾根古道驛站博物館座落在嫩江江畔,是國內唯一一座以驛站為主題的博物館,詳細地記述了我國從商周時代一直到明清的驛站文化。

博物館以嫩江為主線,用大量文物、圖片再現了嫩江流域的形成,人類文明在這裡的發展,以及古驛道的歷史,恢復當時的歷史環境與情景來展現和講述古道驛站的發展歷史與脈絡,完美呈現了嫩江作為東北地區重鎮的歷史積淀與燦爛文化。
地址:嫩江市清江路與育纔大街交叉口東100米
13.呼瑪博物館
呼瑪河、鹿鼎山因金庸先生的《鹿鼎記》而廣為人熟知,後經金庸先生親自『蓋章』這些武俠小說中的場景就位於大興安嶺的呼瑪縣。呼瑪博物館就從這美麗的山水講起,將呼瑪地區的歷史文化發展脈絡、文化特點行雲流水般展現出來,一座奮進的邊城形象由此鋪陳開來。

博物館在設計之初,就最大限度保留了原有的樟子松林和綠地,並將原有的歷史文物——抗聯紀念碑作為重要軸心,呈現呼瑪當地的紅色文化、采金文化、抗聯文化、知青文化和民族文化。
地址:大興安嶺地區呼瑪縣正棋路7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