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日訊(記者 許諾) 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
彩車巡游環節,黑龍江彩車『中華糧倉』精彩出場,向祖國獻上祝福。中外媒體記者紛紛把目光投向開放自信的黑龍江,將鏡頭聚焦活力迸發的黑龍江。

70年崢嶸歲月,波瀾壯闊。70載砥礪前行,春華秋實。游行彩車方隊中,以紅、黃為主色調的黑龍江彩車,緩緩駛向主席臺接受人民的檢閱,正如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前行的黑龍江,行駛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道路上。

縱觀黑龍江彩車,科技感、時尚感與龍江地域特色完美融合,結構設計、生產工藝和藝術相互交融。紅色字體的『黑龍江』在金色糧倉間赫然呈現。由金色糧倉、冰雪造型、哈爾濱工業大學小衛星、大慶油田抽油機、濕地蘆葦和丹頂鶴五大元素組成的黑龍江彩車,推開了一扇讓世界了解黑龍江的時空視窗。
值得一提的是,黑龍江彩車材料采用在航天領域應用的新型低炭輕型材料,彩車中應用在衛星與軌道,設計手段采用三維動畫藝術軟件和機械結構三維軟件聯合仿真設計分析。巡游結束後,東北網記者專訪了負責彩車支橕平臺結構設計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工程機械教授薛淵,獨家揭秘彩車的科技力量。

薛淵主要負責的是彩車支橕平臺結構設計,參與設計的還有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彭高亮。結構設計理念是在支橕藝術設計主題為前提下,同時起到結構安全可靠、輕量化設計,還需要保證結構設計快速加工、快速裝卸和方便運輸。
『從今年5月8日接到任務開始,時間十分急,我們在15天時間內基本完成了總體設計,便於各分系統的設計和外購件的采購,這個做法大大縮短了設計和加工周期。最重要的是保證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加工和總裝,支橕平臺幾乎沒有返工件。』薛淵說,根據大型機械設計和生產規律,黑龍江彩車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創新設計、零部件生產、組裝和試驗是少見的。
說到此次彩車的創新設計,薛淵介紹,黑龍江彩車材料采用在航天領域應用的新型低炭輕型材料:質量輕,高強度,防火,防腐,在彩車中主要應用在衛星與軌道。設計手段采用三維動畫藝術軟件和機械結構三維軟件聯合仿真設計分析。

『由於時間緊,不能進行復雜機加處理,這給機械結構設計帶來非常大挑戰。總體結構經過了3次大改動,多次結構優化。』薛淵結合多年來的地面裝備研制的經驗,總體支橕平臺結構采用桁架結構模塊化設計,采用U形螺栓連接技術把各模塊進行可靠連接,解決高強度和結構輕量化問題,解決大支橕系統和大幅度前懸重載問題;解決快速加工、裝卸和方便運輸問題。材料采用易於采購、易於加工的方鋼管,並進行結構優化處理,支橕平臺不需要上機床加工,並能保證安裝精度、結構強度、可靠性和快速組裝等問題,為短周期內完成龍江彩車任務提供了設計上保障。
車身高達10米的龍江彩車結構設計亮點滿滿,機械結構與藝術展現完美結合,車體尺寸之大,可容納50人的座位,結構上下2層,下層容納包括推車人員、司機、指揮和維護人員等工作人員,上層有20個演員的移動載荷,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結構安全系數大,具有最高防火級別,安全通道。
親眼見證了歷經創意設計、審核修改、制作安裝、赴京驗收、運行演練、國慶游行等環節,薛淵的內心是沸騰的。『我們的彩車團隊於9月1日順利進入首都彩車村,並按國慶指揮部驗收,進行多處改造施工,在克服了眾多困難後於9月7日完成總裝,經運行調試後通過整裝驗收。我省彩車順利完成半裝轉場,抵達首都工人體育場,開始參加半裝彩排演練,於21日成功進行全裝彩排。』薛淵驕傲的說,新時代黑龍江重振雄風再出發,黑土地邁出鏗鏘的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