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日訊(記者 周秘)一個人,一個支局,一條郵路,每趟出班140多公裡,29年雨雪無阻,總投遞裡程63萬餘公裡,可以繞地球近16圈,投遞信件24萬餘件,被稱為大興安嶺地區高寒禁區的『北疆鴻雁』。他就是第七屆全省道德模范候選人(敬業奉獻)大興安嶺呼瑪縣郵政局北疆鄉郵政支局鄉郵員韓幫緒。
愛崗敬業,執著追求永不變
北疆鄉位於呼瑪縣南部,總面積1652平方公裡,地廣人稀,轄6個行政村,大約有住戶1000戶,服務人口約3000人,平均海拔400米,多為山地和丘陵。這裡山川縱橫,交通不便,投遞段道長,最遠的鐵山村離北疆鄉35公裡。地理環境和氣候環境相當惡劣,冬季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度以下。
夏天,天氣酷熱難耐,早上出門,到了傍晚纔能到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家常便飯,韓幫緒每天騎著自行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這樣的工作。
晴天,韓幫緒不怕,最多是熱點,多流點汗。他最怕的就是雨天,從臨江村到北疆村要經過一條小河,村民為了出行方便就在河上搭了一個簡易木板橋,一下大雨,橋就淹沒了,為了能夠及時的將信件送到鄉親們手中,他每次都會將郵袋舉過頭頂,趟過齊腰深的河水,去給鄉親們送信。有時遇上大雨,為了不淋濕郵袋裡的信件,就用塑料布把郵袋包好,自己被雨淋濕,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妻子看了非常心疼,勸他在家歇幾天,他安慰妻子說沒事,吃上幾片感冒藥就挺過來了。
冬天,這裡的氣溫驟降,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度以上,有時候大雪封山,大雪沒過小腿,寒風打在臉上像刀子一樣,沒法騎自行車,只能推著走。
2015年的大年三十兒,還有兩個包裹沒人來取,但包裹單已經投出好幾天了,他琢磨這八成兒是鄉親們忙,沒有時間來取,過年了,得趕緊送到他們手裡。於是他就騎上自行車便出發了,累了就倚在自行車上歇一會兒,冷了就下來走一會兒,渴了就抓把雪含在嘴裡……那天晚上7點多鍾,纔跌跌撞撞地推著自行車回到了家,臉上,眉毛都掛滿了厚厚的白霜,妻子心疼地問他乾什麼去了,他凍得直哆嗦,張著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業務突出,宣傳營銷促發展
在每年的報刊收訂工作中,韓幫緒都是邊投遞邊收訂,但由於很多農民家庭生活不算富裕,讀書看報的意識不強,還有一些農民文化較低,報刊雜志根本看不懂,導致報刊訂閱數量一直很低。為了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也為了加快報刊發展份額,他把收訂目標放在種植戶、養殖戶身上,考慮到北疆鄉有些人近兩年剛剛開始養獺兔,村民對飼養獺兔的知識不了解,於是他找來這方面的書籍,讓大家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養殖,並利用上門投遞的優勢到臨村的養殖大戶那裡去取經,學習養殖經驗去幫助身邊人,慢慢的鄉裡好多人都開始了獺兔養殖,很多農民開始學習種植、養殖方面的報紙書刊,農民學技術、重技術,極大地推動了農村致富類、科技類等一批報刊的發展。
在農資分銷業務上,他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前期在為農戶送報刊時就對各家的化肥使用量進行了調查摸底,對各村屯逐一地進行宣傳走訪,有些農戶不識字看不懂說明,他會細致的為農戶講解使用的方法並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認可。
真誠實乾,奉獻青春終不悔
時光飛逝,一轉眼他在郵局工作了29年,這期間郵政的投遞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很多年輕人都吃不了這個苦,相繼辭職了,只有韓幫緒還每天奔波於大山之中,也樂在其中。只要大家有需求,他都會盡其所能,幫助鄉親們辦些力所能及的事兒。
北疆鄉內的很多村屯,由於離鄉裡較遠,交通不便,買東西很不方便,他每次在出班前,都會打電話問問,大家有沒有什麼需求,幫大家捎點種子、農藥,帶些吃的、用的等一些生活必備品,雖然是些舉手之勞的小事,但是能夠幫助大家,能讓鄉親們感到親人般的溫暖,他特別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