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9日訊 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一排排房屋錯落有致,一戶戶人家窗明幾淨,一張張笑臉幸福溫馨,處處洋溢著人居環境改善帶來的勃勃生機。
近日,七臺河市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現場觀摩推進會舉行,這也是該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系列整治行動之一。
金秋的七臺河,晴空萬裡。參加觀摩推進會的領導乾部首先來到桃山區萬寶河鎮,沿萬寶河河岸實地查看黑臭水體治理情況和兩岸生態景觀。今年,萬寶河鎮依托萬寶河黑臭水體治理工程,打造了生態環保觀光帶。放眼望去,巧奪天工的設計與原生態景觀完美結合,昔日雜亂無章的棚戶區變得風光旖旎,行人到此,流連忘返。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因地制宜找到方法,切實改善鄉村面貌?七臺河市有哪些好的經驗做法,短板又在哪裡?今年以來,七臺河市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廁所革命』『能源革命』『菜園革命』五項革命,『四清』『三拆』由試點向全域推進,全面展開村屯綠化,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走進新興區長興鄉馬鞍村,村道通暢、屋捨整齊、溝渠清澈,新修建的公廁寬敞明亮,71歲的郭大娘說:『村裡不僅每家每戶都有衛生間,還蓋了公廁,對我們老人來說,真的是太方便了,冬天再也不用挨凍去室外上廁所了。』
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來,新興區委區政府投資800萬元為馬鞍村鋪設污水管道20萬米,安裝室內水衝廁所310戶。以『廁所革命』為契機,積極推動城市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實現污水集中處理率大幅提昇。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觀摩過程中,觀摩團成員深切感受著孟浩然筆下的美麗怡人的田園風光。
行走在勃利縣青山鄉奮斗村平坦整潔的水泥路上,道路兩側隨處可見栽植的花卉、果樹,與點綴其中的村史牆、百善孝為先形象牆等,共同構成了令人回味無窮的民俗風貌。
走進村裡的民宿客棧,一進門,就看到鋪著大花布的大火炕,很有東北農村的鄉土氣息。民宿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村裡環境越來越好了,游客也多了。』奮斗村紮實推進改廁、綠化、清垃圾等工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裡還把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相結合,成立勃利縣田園音樂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旅游業,帶動農產品銷售,2018年合作社接待游客8萬人次。
順著道路驅車而行,遠處看到勃利縣勃利鎮全勝村主題廣場上,三五成群的村民們,邊鍛煉身體邊聊著家常。
在全勝村生活29年的村民連海艷見證了村裡的變化,感慨道:『村裡的環境是越來越好,還修建了廣場,白天在這乘涼,晚上在這跳舞扭秧歌,村裡人的日子也越過越好,生活越來越幸福。』
長期以來,垃圾處理是影響農村環境的重點難點,可是走進各觀摩點,垃圾都『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勃利縣雙河鎮永峰村村口的垃圾轉運站引人注目,村裡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並通過『積分超市』,對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的行為進行積分獎勵,換取生活日用品,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永峰村還堅持開展村風文明建設,每年開展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好兒媳等先進評選,形成了鄰裡和睦、尊老愛幼、愛護環境、熱心公益的良好村風,2018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國家級文明村』榮譽稱號。
在茄子河區鐵山鄉四新村,記者體驗了四新村的『廁所革命』。四新村引進北京國科綠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真空排導污水處理技術』,將飛機和高鐵上使用的衝廁裝置應用到民用廁所改造建設中,最大的好處就是省水,而且真空廁具以真空為動力,管徑小,流量大,不易堵塞,也沒有污水及污物。
一個又一個觀摩現場,處處是美麗鄉村的新實踐,處處是鄉村振興的新亮點,參加推進會的乾部們邊看邊聽邊議:『今天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看到了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要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刻把人民群眾利益擺在首位,把群眾的願望作為奮斗目標,讓全市的行政村都能像示范村一樣美麗,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
如今,村莊美了,家庭美了,人心更美了。沿著這樣的方向闊步前行,未來,廣大鄉村定能變成農民『身有所棲』的美麗家園、『心有所依』的精神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