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9日訊(記者 王春穎)秦世俊,男,1982年6月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現任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數控加工中心的數控銑工高級技師,航空工業首席技能專家。主要從事直昇機昇力系統、起落架系統關鍵件、重要件和難度較大的零部件生產加工並且參與研制和攻關車間一些加工生產中的『瓶頸』類問題。
秦世俊2001年參加工作,4年後成為中航工業哈飛最年輕的數控銑工高級技師。先後榮獲哈爾濱市、黑龍江省青年崗位能手;黑龍江省、國務院特殊津貼;黑龍江省、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哈爾濱市、黑龍江省、全國勞動模范和全國『十大最美職工』。哈爾濱市、中航直昇機公司、航空工業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哈爾濱市、黑龍江省大工匠和首席技師;近期又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和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面對繁重的科研生產任務,他不叫苦、不叫累,主動擔起了急活、難活的攻關任務,一心撲在工作上。以切實行動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曾代表黑龍江勞動模范在2013年參加的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的座談會、2015年走上人民大會堂領獎臺接受國家領導人頒獎、2015年參加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2016年參加國家領導人在黑龍江談基層黨建座談會、2019年參加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
秦世俊具備很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積極的學習態度。他經常利用下班後、周末、節假日等時間學習,自費購買書籍自學制圖和編程,利用網絡查找最新的數控加工技術,攻讀計算機專業大專和本科課程。多年來秦世俊從未休過完整的假日,經常鑽研技術到很晚纔回家,共記錄了幾十萬字的學習筆記。在這樣的學習動力下,他擁有了不竭的創新源泉。他試驗成功《鏜削鋁合金使表面粗糙度達到Ra0.4的方法》,通過實驗將機床、裝夾、刀片、刀杆、參數、工藝、應力等多個因素找到了唯一的匹配點,徹底解決了多年困擾車間的難題,也超越了理論極限,用切削方式達到鏡面級Ra0.18。他針對大型框類零件在加工中的變形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運用多種新方法解決了加工框類零件的難題,通過運用『制定應力釋放槽』『消除加工中熱變形的銑削』『快速檢測腔體厚度』『校正翻轉定位孔』『優化編程空走刀現象』等6種方法,保證了產品加工質量,並在這一基礎上成功將一周的生產周期縮短為4天,為今後加工框類零件起到重要的借鑒作用。
他將『眼裡不揉沙子』的工作作風貫穿工作始終。從參加工作至2014年,實現技術創新、小改小革近600項,為公司節約資金400多萬元。2014年,公司成立了『秦世俊高技能人纔(勞模)創新工作室』,將16名來自車間各個領域的技術骨乾和青年職工吸納到團隊中來,工作室圍繞公司科研生產任務,近3年共解決了《Z9機昇力系統關鍵件『旋轉盤』加工改進》、《某型機機身中段鉚接重要連接件加工》等攻關課題70餘項,為公司節約生產成本200餘萬元。
在公司裡,秦世俊的機床經常成為工友們的小據點,大家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想到他,他對處理這些問題也是樂此不疲,從參數的匹配性、零件的合理裝夾,加工程序的優化,他都毫無保留的幫助。隨著國家對勞動者的重視這個群體社會實踐活動也隨之增多,他從單位走出到全市、全集團公司、全省、全國進行同行業技術交流、也曾在團中央組織下到部隊到地方宣講;他還曾被聘為高校創新創業導師、市職工院校培訓師、市廣播電臺『咱們工人』、央視『開門大吉』『開講了』『經濟半小時』『國新辦發言人』等欄目他在講述一個航空人從普通到優秀到卓越的過程,也不忘倡導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同時對社會呼吁尊重勞動、重視勞動、提高勞動者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