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雞西
搜 索
雞西航拍達人張維忠:用鏡頭『捕捉』龍江醉美濕地
2019-10-12 10:51:39 來源:生活報  作者:薛宏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10月12日訊 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剛剛落下帷幕。其間,國家林草局舉辦了一個『綠水青山看中國』的主題攝影展,並把獲獎作品在博覽會上展出。獲得一等獎的『龍江十大最美濕地』讓人印象深刻。這些照片背後,還關聯著一組『龍江十大最美濕地』的視頻,拍攝者說要把它們做成一部展現龍江自然生態的紀錄片。

  素材的拍攝者叫張維忠,58歲,雞西人。他既是一位攝影愛好者,也是一個航拍達人。四年前,老張偶然接觸到航拍,發現俯矙龍江濕地,『捕捉』到的是不尋常的美,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一個人、一輛車、幾架無人機,開始了他的尋『美』之旅。

  每個濕地至少往返四五次,最遠的1600多公裡,四年累計驅車五萬多公裡;泥路拋錨,夜宿深山,路遇猞猁……每段經歷背後,有老張的執著,更彰顯著『大美龍江』的醉人。

  偶然接觸無人機

  拍下『龍江十大最美濕地』

  老張的故事要從多年前說起。58歲的他,初中時就喜歡攝影,在單位從事的也是和攝影有關的工作。那個時候,除了在單位拍人,業餘時間他都要走出去,到大自然『捕捉』美景。老張喜歡拍攝河流大灣,從企業下崗自主創業後,有了積蓄和自由支配的時間,他便經常和一些攝影愛好者搭伴,去各省拍風景。盡管為了定格更美畫面,他一直在更新拍攝器材,但鳥矙蒼茫大地的想法從未企及。直到2014年,到南方參加一個安防博覽會,不想,竟意外打開了拍攝『視野』。

  這個安防博覽會,原本和老張愛玩的攝影不搭邊。當時,老張自主創業的項目是為企業安裝視頻監控,為了了解市場、尋覓商機,需要經常到一些博覽會去轉一轉。沒想到在會場,竟有企業展示出了用於航拍的多旋翼無人機。『聽說這玩意兒能在高空攝影、攝像』,老張的『胃口』被吊得足足的,心想『要是能被我拿來拍風光該多好呀!』只是四五十萬的價格讓他望而卻步。

  轉年,到北京參加一個安防博覽會,他意外發現,有了一種更小巧輕便的無人機,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纔一萬多,他當即買回家。

  把無人機帶回雞西,老張照著說明書擺弄,這纔發現操控它,可不像想的那麼簡單,而且飛出的距離和高度超過一定標准還要有無人機駕照。他在網上查詢相關信息,然後去北京學習兩個多月,並考取了無人機駕照。『當時,全國持有駕照的纔200多人。』

  雞西市周邊有多個濕地,老張經常帶著他的無人機去取景,有時還會把拍下的視頻和照片發布到網上。正巧,北京一個企業受委托,要用無人機拍攝一組有關濕地的視頻,礙於前往黑龍江的攝制成本超標,看到老張的視頻後,就把活兒包給了老張。老張沒啥經驗,想著『就是練手吧,至少可以解決一些駕車耗油成本』,也就答應了下來。這一拍不要緊,俯矙蒼茫大地,遼闊視野下的濕地是那般壯美,老張被深深吸引住了。

  最初,老張只是拍攝興凱湖、珍寶島、七星河、東方紅、紮龍、南瓮河、哈爾濱萬頃松江濕地,提供給了對方。2016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兩級政府牽頭,百萬網友參與,評選出了『龍江十大最美濕地』,老張一想,就差幾個了,於是,開始進行補充拍攝。

  四季追逐濕地美景

  希望捕捉濕地『龍鳳呈祥』畫面

  如果你認為老張拍『龍江最美濕地』,只是湊齊十個,那就錯了!

  拍攝過程中,他逐漸了解到,黑龍江是全國濕地資源豐富的省份之一,廣袤壯麗……『不用遠行,美景就在我身邊,就在黑龍江。』老張篤定地說。所以,現在他拍的濕地,已經遠遠打破『10個』,而且對於已拍攝完成的『十大最美濕地』也是在一直完善。

  『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氣,不同的河道水量,俯矙濕地形成的畫面都是不同的,我每個濕地一年至少都要去三四次。』老張說,他在南瓮河濕地取景拍攝過程中,他曾拍攝到一組『最驚喜』的畫面,那是秋天在一個瞭望塔上操控無人機拍下的畫面,金色的大地,搭配著蜿蜒曲折的深藍色的河流,宛若一條蛟龍。『當時拍攝,在操作儀器上看,還沒發現形狀像龍,回來剪輯視頻,一下子就震驚了。後來,我參加一個攝影展時,看到也是在南翁河濕地,有人還拍出了水系形似鳳凰的圖案。』老張說,他每年都回去濕地俯矙『尋覓』,就希望把兩幅畫面拼在一起展現『龍鳳呈祥』。而這份期待和意想不到的驚喜,就是吸引他不斷『捕捉』美景的動力。老張把每次捕捉到的畫面都填充剪輯到原來的視頻裡,這樣不尋常的濕地美景,在他的無人機和相機鏡頭下,逐漸呈現的,不是最美,而是更美。

  林間遇險

  為大美風光曾險些爬樹過夜

  為了拍攝黑龍江的濕地,四年累計驅車五萬多公裡,雞西周邊的興凱湖濕地、珍寶島濕地、東方紅濕地,他去的次數已經不計其數,最遠的南瓮河濕地,距雞西1600多公裡,他已經去了四次。很多拍攝,都是深入到深山之中,取景的艱難和風險可想而知。

  有一年夏天,他去拍位於小興安嶺腹地的大沾河濕地,趕上雨後,山路泥濘,為了把沈重的多架無人機帶到最近的拍攝現場,他把越野車開進了山溝,沒想到拍攝完成返回時,卻遭遇了難題,泥路打滑,車無論如何也開不到林間山道上。山林裡又沒有信號,他步行了二十多公裡,纔聯系上求助對象,僱了一輛大膠輪車,費了好大勁兒,纔把車拖拽到安全地點。很多人以為老張會就此跟著他們回村裡,沒想到,他為了拍攝朝陽下的濕地,竟然在車裡過了夜,老張還告訴他們,他已經探查地形了,如果找不到人把車從山溝裡拖拽不出來,他就會選擇在樹上過夜。

  『濕地景色,最美的時候,是朝陽或夕陽,尤其雨後,雲霧繚繞,高空俯矙別有風情和神韻……』老張解釋說,所以為了拍攝,夜宿深林是常事。

  雖然無人機猶如『天空之眼』,可是拍攝前,對景物有一個大致判斷,是很必要的。所以,張維忠拍攝時,要經常攀爬到制高點瞭望,冬季爬冰臥也成了常事。

  有一年在山裡行車,他還遇到了幾個不常見的動物,回來給林場居民看行車記錄儀視頻,纔知道那是野生動物猞猁。

  一個人、一輛車、幾架無人機,常常在深山裡帶著刀和手電夜宿……去遠一點的濕地,還要花費動輒幾千元的路費,很多人對老張的這份『癡迷』並不理解,但老張卻說,當『蒼茫大地,壯闊龍江』呈現在眼前時,再苦再累,所有的艱辛都變得微不足道。

  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後記

  除了拍龍江大美濕地,老張還航拍興凱湖的四季風光和候鳥。眼下,他正忙著把《龍江十大最美濕地》、《四季興凱湖》等制作成紀錄片。所以,做慣了『獨行俠』的老張開始尋求起來志同道合的伙伴,風光裡也濃縮著人的情懷,他說希望得到伙伴的協助和建議,這樣纔能展現『最美』和『醉美』的故鄉。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