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中心數據顯示 未成年精神類疾病患者三年增四倍
2019-10-12 13:51:25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10月12日訊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當天,15歲女孩王莉(化名)來到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心理中心就診,因為學習壓力較大,她變得不喜歡上學、不願與人溝通。記者在哈市一專科了解到,近年來該院精神類疾病患者人數呈上昇趨勢,其中18歲以下未成年人患者增速最快,2018年較2016年上昇了四倍多,60歲以上老年患者增加了近2.5倍。

  女孩一上學就發燒竟是『心理暗示』導致軀體疾病

  王莉不想上學,一上學就發燒、頭暈,面對心理醫生,她說出了自己的內心想法:自從上初中,學習壓力加大,父母對她的關心卻減少了,媽媽每天接送她上下學,溝通的所有話題都是學習,只有在王莉病了的時候,媽媽纔會關心她的感受,因而王莉總是希望自己生病,長時間的心理暗示真的導致了軀體疾病。

  哈市一專科心理中心主任徐佳表示,青少年患精神疾病的成因,除了生物遺傳因素外,還包括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孩子的心裡成熟程度和承受能力不同,一些青少年家庭教育不當,比如過分關注學習成績不重視心理健康和人格培養,孩子和父母沒有情感溝通等,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心理因素出問題。

  女子離異患上抑郁癥『快樂指數』降到零

  中青年患者的心理問題和精神類疾病,則是由於負面生活事件帶來的,人在經歷離異、喪偶、失業、家庭成員重病或死亡等事件後,情緒會受到較大影響。

  11日,一中年女子來到哈市一專科三病區就診,被診斷為抑郁癥。該病區主任王艷玲拿著檢查報告指給記者看,其中一項名為『多巴胺』的指數為零。王主任介紹,『多巴胺』是人體神經的快樂指數,正常人的指數應該在5-9.4左右,絕對值越高的人越快樂,而該患者的『多巴胺』降到了零,抑郁也就由此產生。這名患者剛剛經歷離異,之後就變得沈默寡言。

  精神科醫生表示,婦女懷孕28周至生產四周後,因內分泌改變,『多巴胺』會大幅度下降,也容易出現抑郁,稱之為產後抑郁,這時最需要丈夫和家人的關愛。

  65歲以上老年人

  仍是精神類疾病高發人群

  記者在哈市一專科心理門中心解到,精神類疾病患者呈逐年上昇趨勢,今年1月至9月的門診人數已接近2017年全年人數,且呈現『兩頭多中間少』的年齡特點,其中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居多。

  據該院心理中心數據顯示:2016年18歲以下患者1021人、60歲以上患者5370人,2018年18歲以下患者4410人、60歲以上患者12306人。未成年人三年增四倍多;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仍然是精神類疾病的高發人群,在心理中心就診人次三年增加了近2.5倍。該院醫生介紹說,除脫離社會、缺少陪伴,以及生理老化帶來的因素之外,糖尿病、高血壓、腦梗等軀體性疾病也會讓老年患上精神類疾病,如腎性腦病患者,內分泌改變明顯,病情嚴重時,多有合並抑郁癥的情況。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