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訊(記者 楊帆)『躬身踐行維正義,清水潔沙映天平』是第五屆黑龍江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黑河市愛輝區法院法官藍曉娜為人處世的准繩,鐵面無私、嚴於律己是她內心堅守的信念,她用二十五年的行動踐行了一名人民法官的誓言——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經得起考驗。

多年的法官生涯中,藍曉娜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省人民滿意的政法乾警標兵』、『全省法院優秀法官』、『全省十大廉潔法官』、『全省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十佳法官』、『全省政法系統優秀黨員乾警』、省婦聯『我身邊的最美女性』、『龍江最美法官』、『全市黨風廉政建設標兵』、『全市優秀共產黨員』、『全市百姓好口碑十佳政法乾警』、全市首屆『感動黑河十大女性人物』、『全市優秀審判員』、『北部戰區五省(區)涉軍維權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稱號,並榮記個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一次。
公正司法『辦鐵案』
二十五年來,藍曉娜主審和參與審理各類民事案件2400餘件,執結執行案件200餘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近億元。連續多年結案超百件,無一超審限,上訴案件無一發回重審、改判,無一當事人上訪纏訴,贏得了當事人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有同事問她:『你是如何做到的?』她說:『這些年從事民事審判,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渴求,這讓我在辦案中更多了一份理解、一份細心、一份責任,讓我不敢也不能去徇私枉法,因為在我心中,承載的是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期盼,承載的是永不傾斜的天平,如果心思歪了,天平就會傾斜,就會造成冤假錯案,就會埋下「怨」的禍根,在適當的時候就會「發芽」,輕者為自己帶來傷害,重者影響平安和諧,所以我必須公平公正地審判案件。』
心系百姓『促和諧』
藍曉娜辦案以維護和諧穩定為基礎,研究解決審判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將『多角度換位思考』作為調解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實現案結事了。從不為追求快結案而草率處理,也不因案情簡單就輕率下判,善於靈活運用調解技巧,注重說服教育工作,把握良機,巧借外力,針對不同類型的案件、不同性格的當事人,采取不同的調解方法。工作中,懷著愛民的情感多聽群眾的意見,多想老百姓的難處,多幫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用『真情、人情』感動當事人,以『事理、法理』說服教育當事人。有的案件審結多年,受到藍曉娜幫助的人還記得她,在路上遇見都熱情的打招呼,歲數大一點的老人仍親切的稱呼她『法官閨女』。
依法擁軍『護國防』
藍曉娜兼任維護軍人軍屬權益合議庭庭長,深知軍人的使命擔當,她說:『涉軍案件無小事,只要是部隊需要依法解決的事,都要當成大事,精心辦實辦好。』為使官兵不在生活瑣事上分心,藍曉娜在辦案中努力探索解決此類案件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法規普法宣傳,構建軍人軍屬維權綠色通道,滿懷仁愛之心,踏實工作,最大限度的運用調解的方式,有效的解決了一批維權案件,切實維護子弟兵的合法權益。在她帶領和努力下,區法院的雙擁工作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充分認可,榮獲了最高院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的最高殊榮。
清正廉潔『維正義』
『常樹廉潔之心,常行廉潔之事,常做廉潔之人』是藍曉娜多年養成的工作作風。她為人淳朴,不圖名利,嚴把權力關、名利關、人情關、金錢關,二十五年來,藍曉娜從未接受當事人一分錢財物和一次宴請,為了徹底堵住當事人和說情者給她送禮的渠道,從不接受任何當事人所送禮物和宴請,在家中不接待任何當事人和辦事人員。她在審判工作中始終堅持一個原則,那就是無論當事人地位高低,有無關系,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嚴格執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的社會主義法治原則。
有人曾問她:『法官也是人,你在工作中讓人覺得不近人情,不給面子,得罪人,不被人理解,你認為值嗎?』她說:『值與不值要看站在什麼立場上,如果站在世俗的立場上,我會認為「不值」,因為我失去了很多朋友,失去了很多機會。如果站在法官的立場上,我認為「值」,因為我們代表的是國家,是法律,維護的是公平正義,既然選擇當法官,就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胸前的法徽,對得起法徽上永不傾斜的天平。』
作為一名基層法院的普通法官,藍曉娜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二十五年來,她就是這樣勤奮工作,秉公執法,熱心服務,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模范行動,踐行著『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誓言,譜寫了一曲人民法官為民司法的動人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