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今年8月12日,黑龍江省評選出『與祖國同行·匯龍江群英』70年70人模范人物,並將入選的70名模范人物進行公示,黑龍江省博能腦癱康復中心創辦人、哈爾濱市博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賈秀芳就是其中之一。為什麼賈秀芳會成為70年70人模范人物?因為投身公益之路,賈秀芳與更多弱勢群體的生命交織在一起。做公益,佔她生活的多大比重?她與受助人之間有哪些溫暖故事?10月11日至15日,本報記者通過走訪多個被賈秀芳幫助過的龍江人,從他們身上一窺龍江模范賈秀芳的風采。
他們想感謝
腦癱患兒小鑫一家:
吃住治療都免費孩子慢慢能走了
賈秀芳有著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親切地稱呼賈秀芳為『賈媽媽』,他們就是在賈秀芳創辦的黑龍江博能腦癱康復中心接受免費康復治療的腦癱患兒們。
小鑫今年10歲,7個月大時他被查出腦癱,這對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為了給他治病,父母把親戚朋友都借遍了,花了將近五六十萬,直到現在還欠著外債。2016年底,小鑫家再也無力承擔治療費用了,一天,小鑫的媽媽魏佰雲看到報紙上登著博能康復中心免費為腦癱患兒治療的新聞,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母子二人來到了博能康復中心。
回憶起第一天來到康復中心的情形,魏佰雲歷歷在目,『那是一個大雪天,我和其他五個腦癱患兒家庭一起走進康復中心,賈秀芳正挨個給孩子喂餃子,一點都看不出大老板的架子。』這溫暖的一幕,是小鑫和媽媽在最深的絕望裡看到的最美風景。
在博能康復中心,不到一年的時間,小鑫就可以自己慢慢行走了。令魏佰雲尤為感動的是,來到康復中心,不僅吃住和治療是免費的,而且孩子們的衣服,從內到外都是賈秀芳買的。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也讓這個家團聚,2017年5月,賈秀芳為小鑫的爸爸在博能集團安排了一份保安的工作。
康復中心主任張艷,也是一位腦癱患兒的母親。她說,『有些孩子康復治療達到一定的效果了,賈總還會出資獎勵孩子和老師。』
腦癱患兒小濤1歲多時,母親不堪壓力離家出走,8年來,奶奶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就在准備放棄治療時,偶然從新聞上聽到博能腦癱康復中心可免費治療。在康復中心治療一年後,8年沒站起來的小濤,奇跡般地站起來了!張艷記得,小濤奶奶激動得要跪下。很多患兒家屬擔懮博能康復中心不能一直開下去,賈秀芳一遍遍地給家長們吃定心丸:『只要我賈秀芳在,博能康復中心就永遠辦下去。』
據統計,目前,已有200多位腦癱患兒在博能腦癱康復中心接受免費康復,有50多位患兒擺脫輪椅,有20個孩子徹底告別腦癱康復中心,走進夢寐以求的正常學校讀書。


罕見病患兒母親:
她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博能康復中心不僅有腦癱患兒,還有一些罕見病兒童。翔翔今年16歲,是博能康復中心(王崗片區)裡最大的孩子。7歲時,他被確診為格林-巴利綜合征,爸爸在去醫院的路上出了車禍,之後就乾不了重活了,家中還有一個更為年幼的孩子。為了照顧翔翔,母親姜曉偉一直處於無業狀態,家庭負擔極重。
2017年1月,母子二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博能康復中心。那時候,翔翔是坐著輪椅來的,現在經過康復訓練,翔翔在有輔助器具的情況下可獨立行走了。姜曉偉說,在康復中心無經濟壓力,翔翔放下了心理負擔,心情愉悅了,身體恢復也比較快。『賈媽媽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溫暖,更是一種心靈上的改變。我剛來的時候坐都坐不住,有些自閉,現在變化可大了。』翔翔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因為站不起來,翔翔曾放棄了學業。一天,賈秀芳來看望孩子們,得知翔翔可以站起來,而且想要上學,她立即為其聯系了學校。現在,翔翔上高二了,學習成績還不錯。『目前孩子能獨立行走,生活可以自理,他特別希望能考上大學,是賈媽媽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這種愛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兒子的病情不斷好轉,讓姜曉偉覺得日子有了盼頭。

六口貧困家庭:
她出資建房幫孩子們上學就業
今年16周歲的高中生小遠,家住哈市道外區,家中有六口人,爺爺奶奶年紀大,身體多病常年臥床,母親王永蘭患尿毒癥,父親田偉3年前患腦梗,無勞動能力,全家之前靠低保金和小遠姐姐打工每月收入的1800元來維持生活。
田偉為償還看病欠下的錢,變賣了房屋,一家六口人居住在狹小的活動板房裡。2018年,在賈秀芳和其他冰城女企業家的幫助下,小遠一家蓋了新房子。賈秀芳去小遠家裡的當天就落實了小遠家蓋房子的費用問題,小遠的學業問題,小遠姐姐工作的問題,田偉記得那天一家人喜極而泣……
在賈秀芳的幫助下,小遠的姐姐有了一份安穩的工作,月薪3000元。2018年中考後,賈秀芳根據小遠的意願,帶領小遠到汽車職業高級中學報了名,並承諾幫他完成兩年職高學業後,再免費供他到天津濱海工程學院學習深造,若學習成績好,畢業後安排就業。『小遠上了職高,學習刻苦,獲得全學年第一名的好成績。多虧賈總幫忙,我們一家人過日子勁頭足了。』田偉說著說著,又哽咽了。
貧困三姐妹:
連續九年資助她像一道光
小輝今年24歲,在博能汽車公司工作。2007年,小輝父親出車禍去世,母親離家出走,那年小輝13歲,兩個妹妹分別是7歲和5歲。父親離世後,家裡一貧如洗,還欠了好多飢荒。三姐妹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靠著幾畝地和低保勉強維持生計。
2010年,小輝一家在婦聯的一次活動上遇見了賈秀芳,賈秀芳為這一家不幸的遭遇所動容。『賈總當時對我說,你放心,以後你們全家我都會管。』小輝爺爺說,賈秀芳的一席話,讓一家人熱淚盈眶,那時候他覺得活下去真好……
從2010年起,賈秀芳一直資助這個貧困家庭。『過年過節,賈媽媽給我們送米送面,還給我們三姐妹買衣服,供我上大學。』小輝說,現在她在博能汽車公司上班,兩個妹妹分別在實習和上高中,都是賈媽媽給找的房子,找的實習單位,交的學費。『賈總像我生命中的一道光,照進我心裡,把我和家人的命運都改變了……賈媽媽這些年一直都在資助我們……』說話間,小輝已是泣不成聲。
整理了思緒,小輝告訴記者,她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績,兩個妹妹一點點長大,『希望她們兩個也能好好的,我們一起好好奉養爺爺奶奶,回報一直幫助我們一家的賈媽媽……』

退伍老兵杜國生:她是有愛心有擔當的企業家
杜國生今年92歲,是一名退伍老兵,黨齡73年。日前,記者來到杜國生家中,發現老人左腿有些不便,且視力較弱。他告訴記者,自己曾參加過四平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榮立過二等功,是三等乙級殘疾軍人,『四平戰役時,我左腿受子彈貫穿傷。遼沈戰役前夕,我左眼被炮彈碎片崩傷。因傷後視力受到影響,我在1957年轉業到哈爾濱。』
一名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杜國生老人1983年從哈爾濱造紙廠離休後,開始從事社區志願者工作。今年中秋節時,賈秀芳到道外區走訪慰問,為杜國生等老兵們送去了節日的祝福和深深的敬意,送了米、面、油等慰問品,還給每位老英雄送了新手表,祝願老人家健康長壽。
『這是我第一次戴上這麼貴重的手表,感謝賈總關懷。希望未來,我們國家能湧現出越來越多像賈總一樣,有愛心、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家。』在記者采訪時,杜老先生這樣說。得知賈總即將成立賈秀芳基金會這個消息時,杜國生老人由衷地說,『我祝她一切順利,以後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記者專訪『善姐兒』賈秀芳
賈秀芳並非含著金鑰匙出生。1989年,她懷揣著家中唯一一頭牛換來的50元錢,孤身一人,從山東來到黑龍江創業。1999年,她抓住汽車產業蓬勃興起的機遇,投身這一行業,創辦了哈爾濱市博能汽車銷售有限公司。2000年開始,賈秀芳的汽車事業剛剛起步,她就走上扶貧公益之路。
因為投身公益之路,賈秀芳與更多弱勢群體的生命交織在一起。19年來,她投入5000萬元,資助了200多名腦癱患兒、2萬多名貧困母親、貧困大學生和環衛工人,幫助他們走出生活困境。她在全省組建了900多人的愛心車隊,關心弱勢群體。車友組成了『博能哈弗愛心救援隊』,由賈秀芳的公司出資統一配備專業的救援設備。2017年3月至今,共開展公益救援項目1000多次。
賈秀芳是如何從『打工妹』是逆襲成女企業家的?前行在公益之路上,賈秀芳是如何平衡公益與親人之間關系的?公益道路任重道遠,未來她對公益之路有哪些規劃?帶著這些問題,15日,生活報記者專訪『善姐兒』賈秀芳。

談公益緣起:年輕受過窮深知不易看不得別人受窮
『我的創業經歷很艱難,但也很幸福。』談起創業經歷時,賈秀芳這樣說道。因為家中貧困,1989年農歷12月18日,她拿著賣牛換來的50元錢從山東出發,次日到達哈爾濱。踏上黑土地時,她的兜裡僅剩下十幾塊錢。
『因為背的東西太多,在火車站還被罰了14塊錢,罰的錢比背的花生、瓜子這些東西值得錢還多。』年輕的賈秀芳就這樣跌跌撞撞地在冰城落了腳。
為了站穩腳跟,她從最底層做起,最髒最累的活兒她都乾過。但她始終認為,沒有年輕時的髒和累,也不會有今天的輝煌。來到哈爾濱後的頭十年裡,她在飯店刷過盤子、當過飯店收銀員、擺地攤賣過菜、開過飯店。剛打工的時候,賈秀芳是歲數最小的,但卻是最勤奮的。『那時候乾活,就是想多學點東西。我認為乾任何活,出任何力,都是一種學習和歷練。』她說。
正是因為自己受過窮,她深知窮的不易,因此她看不得別人受窮。她知道貧窮的滋味,知道人在危難的時刻是多麼希望有人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拉上一把。年輕的賈秀芳曾這樣立誓:『我有錢了,一定要多做好事。』

談公益與家人:公益是生命的一部分疏於陪伴愧對家人
多年來公益已經成為賈秀芳生命的一部分。『我這些年沒休過周末,也沒有節假日。今年中秋節前後的一個月是在扶貧,春節的時候也是在扶貧。可以說,我的時間,有1/3給了慈善,有1/ 3給了企業,還有1/3是跟工作和慈善有關的社會活動。』她說。因為工作忙,她沒有時間逛商場、也沒有做過美容。在她心裡,善良就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因此,多年來,她也收獲了一個綽號『善姐兒』。
提起家人,賈秀芳認為自己疏於陪伴,愧對家人。她的大兒子1999年出生,那年她的事業剛剛起步,企業發展遇到很多困難。到賈秀芳的二兒子出生時,她也是沒有時間陪伴,一直是她的侄女在照顧。『我對孩子的陪伴可能是差一點,但是現在,父母年事已高,我能擠出一點時間就過去看他們。』
她直言,她現在事業的目標就是把企業做精做好,讓員工得到應得的福利,最重要的是服務社會。『我認為企業家的這種社會責任是必須得有的。』她說。
談未來:從小慈善到大慈善想幫助更多的人
賈秀芳從2000年開始做慈善,到現在已經做了19年了。相比工作,賈秀芳把更多的心力投入到公益慈善中。『以前買米面油給幾百元錢,只能解決溫飽問題。』以後博能集團要把慈善做精做細,做大慈善,她並未掩飾自己做慈善的雄心壯志:『如果能救助脣?裂兒童、腦癱兒童、自閉癥兒童,那麼就是在幫一個家庭,或者是一個家族。』
現在,用賈秀芳自己名字命名的私募基金會即將成立,『下一步,基金會將與醫院合作。有很多國內知名醫學專家、科學專家都將參與進來,義務支持我們的慈善工作。』不僅如此,賈秀芳還是絲路國際康復科學研究院的發起人,康復研究院有將近40個專家,研究自閉癥、耳蝸驗配等問題。
『公益之路任重道遠,我將堅定前行。』賈秀芳說,她的夢想就是讓人們都幸福起來,健康起來,用真誠和愛心溫暖更多處在困境中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