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龍江自強不息!
站在時間的節點上回望過去,70年來,龍江大地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滿載榮光的『共和國長子』,到正在走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從昔日人跡罕至、泡澤密布的北大荒,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大糧倉』……廣袤黑土地上,一代代勤勞質朴的龍江兒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砥礪奮進,譜寫了昂揚向上的時代篇章,與共和國同頻共振,高歌猛進。
為時代放歌,為歷史畫像。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到來之即,東北網啟動了『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活動。三支全媒體采訪小分隊誓師出擊,在這個分外涼爽的北國盛夏,走向正生機勃發的黑土地。我們將牢記新時期媒體的初心與使命,增強腳力、眼力,用腳步去丈量這片土地上的每一道成長年輪,用鏡頭和筆端去感知時代的體溫,觸摸發展的脈動;我們將發揮媒體融合的威力,增強腦力、筆力,用全新的視角和現代化的傳播載體,撫今追昔,用鮮活的事實、生動的數據展現滄桑巨變,描畫龍江人史詩般波瀾壯闊的畫卷;我們將帶著深深的敬意和思索,去探尋和發掘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起源和生動實踐,那一定是鼓點鏗鏘,蕩氣回腸!
跨越千山萬水,仍在跋山涉水。再一次出發,是為了不忘昨天,無愧今天,更是為了無限美好的明天。我們將揮灑激情和汗水,濃墨重彩謳歌這片熱土,為龍江加油!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
東北網10月22日訊 (記者莊園 馬悅 王原龍) 黑河,對俄邊境口岸城市,因為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隔黑龍江相望,又被形象地稱為『中俄雙子城』。


從1983年國家恢復黑河口岸,到現有黑河、遜克、孫吳三個國家一類口岸和國家級邊境經濟合作區、中俄邊民互貿區以及正在積極推進的中俄跨境經濟合作區;從1987年『西瓜換化肥』的傳奇,到對外貿易和對俄貿易進出口總值累計完成300億美元、168億美元;從1988年黑河與俄阿州旅游公司互換幾十人的『中蘇一日游』旅游團,到如今年接待旅游者超千萬人次。黑河幾十年間的發展,也是龍江對外開放不斷提檔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數十年來,黑河開創了第一個恢復對蘇邊境貿易、第一個開通對蘇邊境旅游、第一個開展對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第一個開通微波通信業務、第一個開通邊境地區金融結算業務的五個第一,在全國沿邊地區率先打開了對外開放的大門……』黑河市商務局對外貿易科科長黃崇岩如數家珍。
1996年時,黑河正處於『邊貿熱』時期,邊貿企業如雨後春筍地成立,但是進出口物品以及營業額還都處於『小打小鬧』狀態。『如今我們企業除了大型機電產品,還有涉及農業類許多種產品的進出口,經營范圍越來越多樣。輻射范圍也從遠東擴大至整個俄羅斯,年銷售額近十億元。』黑河市豐泰機電產品交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長文告訴記者。僅用了20多年,他們就從一個小型邊貿企業成長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外經貿企業,見證了黑河對外貿易的變遷。『企業發展的近些年來,離不開黑河市在邊境貿易方面的獨有政策,以及日漸成熟的區位和基礎設施優勢。』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節點城市,近幾年,黑河市的跨境產業發展成績亮眼。7月18日,黑河—布市跨黑龍江索道開工,兩國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取得新進展;年底前,黑河—布市中俄黑龍江(阿穆爾河)公路大橋將實現通車條件;目前,上海月星集團擬投資建設中俄跨境物流綜合樞紐區項目正在順利進行中。



如今,黑河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創新實施的中俄跨境集群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在兩市聯合完成的這一項目設計中,跨黑河與布市建立跨境運輸基礎設施、旅游業、邊境貿易、生產加工等八個方面將成為中俄跨境集群項目主打內容。建成後,自駕車輛通過黑龍江公路大橋過境,按雙方指定旅游線路開展跨境自駕游;璦琿機場和伊格納季葉沃機場間自由進出(機場間的陸路交通距離為41公裡,路程1.5小時);外國公民持簡化手續可在俄羅斯逗留八天,持簡化手續(免簽證)在中國逗留30天;黑河自貿試驗片區,入駐企業可享受自貿試驗區政策。
『做好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試驗田」,當好邊境城市合作的示范區排頭兵。』這是黑河眼下瞄定的發展目標。黑河市委書記秦恩亭介紹,黑河片區將承擔國家改革創新試驗任務,未來將為國家提供一批適合沿邊邊境口岸城市發展的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經驗模式,並進一步擴大對俄合作領域,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在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實施高標准,圍繞打造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一流營商環境,推進投資、貿易、金融創新,逐步形成沿邊口岸物流樞紐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真正成為我國向北開放最重要窗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