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3日訊(記者 陳顯春)『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黑龍江的『四大精神』,引領著龍江兒女拼搏奮斗建設美麗家鄉。10月23日,由省委史志研究室主辦的『追尋黨的光輝足跡傳承龍江優秀精神』主題宣傳活動來到北大荒農墾集團九三分公司(管理局),進博物館、看農場場史、聽紅色故事、了解現代農業發展,探尋不朽的北大荒精神在九三的傳承與發揚。

九三,因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日而得名。又因盛產優質大豆而聞名。在這片5645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拓荒先驅們用生命和青春,詮釋了『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
六十多年前,這裡是一片沒有名字的荒原,夜幕中,勘測隊員望著北斗星再聯想到勘測時發現了這裡有7個泡子,他靈機一動:『七星泡』。七星泡農場有限公司場史館以這樣極富詩意的場景開篇,把人帶回了那個難忘的歲月。在『七星泡農場』開發中,10790名知識青年從城市來到這裡參與建設。七星泡知青客棧是經過改造的現代民宿,但基本保留了知青歲月的生產生活場景,讓老知青們回味拓荒情懷,重溫當年奮斗的青春。


『榮軍農場』於1949年4月由傷殘榮譽復轉軍人開發建設,系寶貴的紅色文化資源。以這些英雄為故事原型的榮軍農場場史園,講解員聲情並茂的講解極富感染力,『手拉皮帶造拖車』『豬圈打狼』『獨臂駕駛員』等等故事,體現了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內涵。當年由知識分子創建的鶴山農場,如今在場史館『鶴山魂』的浮雕裡呈現,當初農場定位為國營機械化農場。鶴山農場有限公司北大荒旱作農業農機博覽園,是墾區60多年來現代化農機裝備發展歷程的縮影,擺放的20臺老舊農機具見證了農場機械化進程。現在該園有機庫128間,停放動力機械128臺、配套農具140臺套,機械化率99.4%。

上述農場系九三分公司11個國有農場的一部分。九三博物館,是展示九三歷史、人文和特色農產品的窗口,也是17萬九三人的精神家園。博物館內以大豆秸稈為原料加工的模塊裝飾,既有意義又有情懷,大豆是九三的驕傲。近年來,九三分公司緊緊圍繞大豆產業,建設『中國綠色大豆食品專用原料生產基地』,大力發展大豆專品種種植,九三大豆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先後被授予『中國綠色大豆之都』和『中國大豆油之鄉』稱號。

『尖山農場』農業科技館裡,演示了一粒大豆種子從發芽僅用十幾秒便成熟的過程。科技提高生產力,科技決定未來農業發展。同樣科技含量十足的榮軍豆制品加工廠以九三大豆為原料加工腐竹、豆皮,優質原料生產優質產品。九三大豆已成為中國大豆產業的黃金名片。

場史既是奮斗史、發展史,鼓舞後人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團結奮進。如今的北大荒人,在北大荒精神的引領下開拓進取,建設了如北大荒生態牧場、鶴山農場有機蔬菜基地等一個又一個特色產業,它們已成為九三乃至北大荒的全新名片。
『追尋黨的光輝足跡傳承龍江優秀精神』主題宣傳旨在圍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結合第三批黑龍江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掛牌,重點尋訪東北抗聯遺址遺跡、黑龍江現代化農業成就、大慶油田歷史貢獻,集中宣傳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