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0月25日訊 冰雪山水畫是於志學歷經20年不懈探索在1979年問世的新畫種。冰雪山水畫填補了傳統中國水墨畫一千多年來不能直接畫雪,更不能畫冰的空白,拓寬了傳統中國畫的表現領域;在中國畫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發展進程中,為中國畫樹立了一個典型范例,使傳統中國畫的表現對象由『山』『水』『雲』『樹』的『四大件』發展到『山』『水』『雲』『樹』『冰雪』,從傳統的雪景到世界性冰雪題材。
冰雪山水畫以其獨創的系列技法和新的語言圖式,改變了人們傳統對冰雪審美的思維定勢,賦予冰雪以新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生命力,並增添了中國畫新的審美內涵——用光,被美術理論家稱為『於家樣』。冰雪山水畫的礬墨語言是於志學創建的吸納的中國畫語言體系,為中國畫的水墨、彩墨到礬墨的繪畫語言革命提供了無限的表現空間和可能性,前景無限。
於志學在繪畫上追求藝術『原創』,在中國畫理論發展上也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在多年藝術實踐基礎上,於志學不斷總結思考,提出了很有見地的學術思想,如『冷文化』概念的提出,『冷逸之美』美學新概念的提出。冷,是寒帶文化的最重要內容,是冰雪文化的核心。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冰雪山水畫問世以來,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冰雪山水畫成為一種北方文化現象即冰雪文化的典范,帶動和影響了姊妹藝術如音樂、攝影、美術的發展,使北國大地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詠頌冰雪文化的熱潮。在於志學創建的冰雪畫藝術研究會領導下,現已擁有五百餘名會員,並形成了以於志學為首的遍布全國的冰雪畫派。中國冰雪畫派迄今已在國內外成功舉辦了數十次作品展。於志學創造的冰雪畫以其特有的原創性礬墨繪畫語言和強大的視覺衝擊力、獨特的審美取向為當前中國畫壇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和品評標准,冰雪畫派的意義也逐漸在立足地域又超越地域的文化層面中凸顯出來。冰雪畫派的畫家,把領軍人於志學始創的冰雪畫進一步發揚光大,以對自然和生命的真實體驗,將傳統中國畫筆墨與冰雪水墨相融合,不斷發掘和拓展『礬墨』的潛能,從冰雪的宏觀和微觀世界拓展到奧妙無窮的大千世界,抒寫著大自然的壯美和人文精神的永恆,譜寫著當代中國畫的華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