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志願扶貧組織愛灑延壽
2019-10-25 09:15:2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潘宏宇 白雲峰 王志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延壽縣『一粒米志願服務隊』走訪幫扶貧困群眾。記者白雲峰王志強攝

  黑龍江日報10月25日訊 延壽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既做好物質扶貧,又做好精神扶貧,同時大力弘揚向上向善風尚,以『志願扶貧,愛滿延壽』為主題,在志願扶貧上見成效。目前,全縣共有各類志願服務組織149個,其中有一滴水、一粒米、一點愛、一米陽光志願服務隊等各類民間志願服務隊79個,全縣形成了志願服務縱橫發展的新格局,他們引領帶動全社會關心貧困群眾,形成了決戰脫貧攻堅合力。

  愛心在湧動笑容重綻放

  正午,在延壽縣一處小區院裡的由車庫改成的房間裡,陽光灑滿了整個房間。38歲的王延花臉上也充滿了陽光,誰能想象6年前一場車禍使陽光、健康的王延花全家陷入了困境,曾經幸福美滿的小家庭也從此分崩離析,整天哭成淚人的王延花不得不重新回到父母身邊。農村的年邁父母沒有什麼收入,為了節省開支到處打工掙錢。自從『一滴水』愛心社得知了王延花的狀況,負責人馬建文大姐經常帶著姐妹們到她家,先是解決『尿不濕』和米面油等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做王延花的心理疏導。經過幾年的志願幫扶,王延花和老父母逐漸重拾生活信心,重新綻放笑容。

  延壽縣志願者看望困難群眾。記者白雲峰王志強攝

  一處二樓的小公寓裡,當馬建文在手機裡播放小女孩華華的視頻時,躺在床上30歲的媽媽郭紅梅就『啊啊!』樂得合不攏嘴。回想幾年前的癲癇病女子郭紅梅,能夠有如今的幸福生活,公寓裡的工作人員都異口同聲:幸虧馬大姐救了她。馬大姐捧著為華華制作的成長記錄相冊向記者娓娓道來:『5年前,60歲的爸爸帶著華華在大街上乞討,團隊成員們痛在心上就把孩子留下了。當帶孩子去看媽媽郭紅梅時,被眼前的一幕幕震驚了,媽媽大冬天的光著身子在屎尿堆裡抽搐口吐白沫。馬大姐和志願者們把郭紅梅送到醫院進行了搶救。今年『十一』前,郭紅梅從哈爾濱的醫院出院住進了這個公寓。現在已經上小學的華華每天生活在馬大姐團隊的『新媽媽』家,除了在學校學習新知識外,還在阿姨們介紹的藝術學校裡免費學習口纔演講特長。

  志願服務,愛滿延壽。這一個個溫暖的愛心故事是延壽縣蓬勃開展的志願服務工作的小縮影。近年來,延壽縣全面推動志願服務發展,大力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已逐步實現了志願服務組織規范化、服務常態化、項目品牌化,形成了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尚,構成了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

  志願扶貧引領社會關心貧困群眾

  延壽縣不斷推進志願扶貧,引領帶動全社會關注脫貧攻堅、關心貧困群眾,目前全縣共有各類志願服務組織149個,全縣基本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格局。建立貧困戶、貧困生、殘疾人檔案,統籌安排以便幫助各志願服務隊尋找幫扶對象,全縣范圍內共整理出貧困戶1萬多戶,貧困學生1223人,殘疾人1679人。

  延伸工作觸角,打造志願服務新陣地。根據志願服務工作需要,區分不同行業、不同性質、不同群體,長期培育打造各類志願服務陣地。全縣已完成志願服務中心捐助站、敬老服務中心關愛站等服務基地60多個,在各中小學、縣醫院、客運站、政務服務中心等窗口單位設立志願服務站50個,新打造愛心廣場、水韻廣場、愛家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4個志願廣場。這些志願服務陣地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融合,實現了志願服務陣地條塊結合、互為依托、富有生機和活力的工作格局。

  建立了以貧困村村民為主體的志願服務團隊、巾幗志願服務隊、黨員志願服務隊等,積極開展『敬老孝老獻愛心真心實意送年貨』『關愛五保老人』『志願服務助力精准扶貧』等活動,組織各志願服務團隊分批分期到各鄉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走訪慰問。把貧困人口納入志願服務團隊,讓受到幫助的人也能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激發貧困人口內在志氣。

  人人可為時時可為志願服務常態化

  延壽縣各類志願服務組織和廣大志願者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志願服務活動,實現了志願服務『人人可為、時時可為、事事可為』,志願服務走上了經常化、常態化軌道。

  圍繞群體開展活動。延壽縣在志願服務活動中提出『對點服務』的創新理念,實現了與留守兒童、五保老人、空巢老人、殘障人士、貧困人口等不同群體的結對互助。『一粒米志願服務隊』對點服務120名貧困家庭留守兒童,每年每人資助2000元助學金。『一點愛志願服務隊』對點服務空巢老人,在傳統節日對點到敬老院和社區開展公益活動。『一滴水愛心社』對點服務資助殘病家庭或者急需救助的貧困家庭,用愛心溫暖需要幫助的市民。

  圍繞行業開展活動。開展了『送溫暖』活動,法律、教育、醫務等行業志願服務隊,經常組織志願者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民工等社會群體提供法律援助、精神關懷、健康講座、送醫送藥等服務;開展了『送健康』活動,組織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疾控中心等醫療行業的專家,給貧困戶、留守老人、兒童送醫送藥送檢查,上門義診。縣殘聯志願服務隊關愛社區殘疾人,購買衣物送到殘障人士家中。開展了『送服務』活動。

  從一人到眾人志願服務品牌化

  在長期的志願服務實踐中,延壽縣形成了一大批本土志願服務品牌。

  形成了團隊品牌。在扶貧助困方面,『愛心馬大姐』的馬建文發起創立的『一滴水愛心社』,常年通過捐款捐物、義務勞動等方式深入到貧困戶家中奉獻愛心。志願服務廣場成立的全縣首家志願服務中心捐贈站,常年接收各類捐贈物資,在經過分類整理後定期按需發放給貧困戶以及困難群眾;在資助貧困學生方面,『一粒米志願服務隊』開展了『扶貧濟困陽光助學』以及『日行一善』項目,為延壽縣的120名貧困兒童每年資助助學金2000元,讓孩子有學可上;在敬老愛老方面,『一點愛志願服務隊』十年如一日到敬老院、社區、鄉鎮村屯開展公益活動,被譽為『播灑愛心的使者』。

  形成了活動品牌。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凝聚志願服務的強大合力,組織開展了系列『冰城志願者——愛上延壽人』活動。聯合哈爾濱廣大志願者共同發起了暖冬義捐活動,共義捐了4萬多件衣物。北京愛心衣櫥黑龍江站為延壽縣壽山中心校、平安小學校等六所村小學,發放價值72萬元的衝鋒衣647套、體育用品30箱。

  形成了個人品牌。延壽縣把選樹志願服務典型作為傳播志願服務理念、弘揚志願服務文化的有效載體,大力宣傳創建『一滴水愛心社』奉獻愛心的馬建文、關愛貧困家庭與兒童大愛無疆的『一粒米志願服務隊』隊長曲宏傑、十年如一日敬老愛老的企業家王紅霞等等,形成了從一人行善到眾人善行的群體效應,匯聚起了強大的社會正能量。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