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30日訊 10月29日,全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推進會議在哈爾濱市召開。今年起,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據省住建廳介紹,今年起,地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前,哈爾濱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市(地)要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社區)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其中,齊齊哈爾市、牡丹江市、大慶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所有縣(市)、建制鎮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已有哈、齊、牡、大、雞、伊、黑7個城市陸續啟動了垃圾分類工作,累計在3150家公共機構和148個街道(社區)、427個居民小區開展分類試點,分類覆蓋范圍較年初提昇了近40%。
要全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從城市居民家庭、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生產經營單位及個體經營者等不同層面合理設定收費標准,同時積極探索合理的收費方式。
要大力推進清潔生產,推動企業改進產品包裝和限制過度包裝,在生產、流通環節中減少產生垃圾。同時還要加強『限塑』管理,加強對超市、商場、農貿市場、批發市場等重點場所和行業的監督檢查,逐步控制、減少塑料袋的銷售、使用。積極促進快遞包裝物的減量化和循環使用。推動綠色采購、綠色辦公,推廣使用可循環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
落實好單位和社區(小區)分類督導員制度,及時糾正投放錯誤和『混合投放』等行為。各地一旦確定采取四分類方式,就一定要將其他垃圾和廚餘垃圾分開運輸,確保分類後的生活垃圾實行分類運送。
各地要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加強對市轄區和街道(社區)的督促指導。另外,省住建廳已在征求各地意見後印發了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並將在今年第四季度末,對13個市(地)工作開展情況進展考核、打分和排名並通報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