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有『油』更有『游』
2019-11-12 09:18:44 來源:大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大慶美景令游客們流連忘返。記者孫娜攝       

  東北網11月12日訊 今年十一黃金周的第一天,齊齊哈爾市民陳浩一家搭乘高鐵來到大慶,開啟了一周的假期旅行。『先去博物館看猛?象,然後去連環湖泡溫泉,之後帶孩子去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和石油科技館,還得去賽車小鎮看場賽車,舌尖美食——坑烤也得嘗一嘗……』一家人細心謀劃著這次旅游行程,精打細算還是覺得七天時間不太夠。

  『好吃、好玩、好看,還能受教育的旅游目的地,全國也沒幾個,要不是假期時間太短,真想在這兒再玩兩天!』黃金周轉瞬即逝,陳浩略顯遺憾。

  近年來,大慶旅游市場異常火爆,黑色的石油工業文化、火紅的大慶精神、金色的古老遺跡、碧綠的草原濕地、蔚藍無垠的天空以及即將到來的皚皚白雪,無不吸引著萬千游客的目光。以石油工業著稱於世的大慶,以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成了旅游網紅打卡地,從單一景點到集中連片,從一日游到多日游,實現了有『油』更有『游』的華麗轉身。

  從『油』經濟到『游』經濟

  陳浩並不是第一次來大慶,二十多年前大慶舉辦首屆『石油文化節』,他就來過。那時候的大慶跟旅游毫不相乾,零星的幾個公園和景點,也沒有什麼稀奇。當時,大慶全市僅有4家旅行社、4家星級賓館和6個旅游景點。年接待游客不到2000人,旅游業總收入80萬元,少得可憐。

  『不但要搞好石油,也要搞好旅游。』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將旅游業作為推動大慶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橕,下發文件專題推進大慶旅游產業。市旅游部門先後組織開展了『世界旅游日』宣傳、組織旅游企業走出去參加旅游展銷會、召開旅游研討會等活動,拍攝制作了《大慶旅游掠影》、《水天勝地連環湖》等介紹大慶旅游資源和景點的宣傳片,積極宣傳推介大慶美景。大慶旅游業從此步入發展快車道。

  我市秉持全域、全業、全季、全民『四全』旅游理念,堅持頂層設計、改善產品供給、開拓客源市場、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優化發展環境,推動旅游業健康穩定持續發展。乾事創業敢打敢拼的大慶人,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魂,深入挖掘全市旅游資源,形成了以石油石化、現代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代表的、獨特的工業旅游資源,通過科技創新、項目創新、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等方式,實現了『油』經濟與『游』經濟的融合發展,成為旅游與工業有效融合這一全新業態的成功典范。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61萬人,實現旅游收入89.91億元。目前共有A級旅游景區27家,星級賓館16家,旅行社154家,注冊導游員達1300餘人。從80萬元到將近90億元,大慶旅游收入翻了1100倍。隨著大慶旅游產業的發展,這一數字還將持續增長。

  從『工業學大慶』到『全國游大慶』

  5月,哈爾濱市第七十六中學的1600餘名師生,乘『周末游龍江』專列抵達大慶,開啟了他們『尋找鐵人足跡,傳承鐵人精神』的『紅色之旅』。鐵人爺爺的動人故事、大慶石油大會戰的壯闊場面和油田開采的尖端科技,牢牢地抓住了老師和學生們的心。

  『鐵人精神是大慶精神的典型化體現和人格化濃縮。我們的紀念館展示的是鐵人王進喜短暫而不平凡的一生,和以鐵人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為油拼搏的創業歷程,以及大慶油田的發展歷史。』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綜合辦公室主任何德全告訴記者,近年來,大慶的新生入學、青工入廠、新兵入伍、黨員入黨,甚至新婚夫婦建立小家庭,都會來這裡接受精神教育第一課。紀念館每年的游客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次,並在逐年上昇。適逢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和大慶建市40周年,紀念館的游客更是呈幾何倍數增長。紀念館推出的『會戰足跡深度體驗行』活動、『大慶精神大慶傳統再學習再教育再實踐』專題展等內容,讓人們在緬懷鐵人業績、弘揚鐵人精神的同時,對大慶精神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傳承,依托『石油會戰』歷史遺存、油田文化場館、采油場景,設計推出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謀劃『工業學大慶』紅色小鎮等項目,打造精品展館、優秀演出、實景體驗等旅游產品。『尋找鐵人記憶之旅』,『跨越百萬年,發現大油田』之旅,『探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之旅,『Hello,大慶為你加油』研學之旅等四條經典線路,讓一批又一批游客走高速、乘高鐵、坐飛機,千裡萬裡來到這裡,探尋工業大慶的獨特韻味。

  綠樹掩映下,一座淡藍色的建築門前游客如織。從世博會原汁原味遷回大慶的『油立方』,已成了大慶的地標性建築。其前身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中國石油館。『世博園裡,中國國家館的「中國紅」和中國石油館的「石油藍」相互呼應,形成一道靚麗風景。』大慶石油館副館長郭婷說,石油館在世博會上運行188天,接待游客361萬人次,最長等候時間12.5小時,為所有場館之最。

  想要了解石油開采的尖端科技,大慶石油科技館也是必去景點。場館運用大型浮雕、景觀復原、動態模型、多媒體等國內先進陳展形式,采用聲、光、電一體的高科技展示手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給人們展示復雜深奧的石油科學及生產技術。

  『石油文化是我們的根和魂,是大慶最具影響力的一面旗幟,這種獨一無二的工業旅游資源,是其他城市無法復制的,也是大慶最有底氣的一張牌。大慶打造鐵人王進喜紀念館、石油科技館、鐵人第一口井、松基三井等這些有特點的人文紀念景點,就是要將大慶創業歷史、石油文化、工業遺存、現代科技與休閑旅游結合,使石油工業旅游板塊成為大慶旅游的獨特核心吸引物。』大慶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冬說。

  大慶旅游越來越『黏人』

  『從一個角度看景色,未免太平凡,離地500米看大慶,更美。』霍浩然,『95後』,長春攝影人,喜歡像鳥一樣飛離地面,衝上雲霄,俯矙世界。一年駕車往返長春和大慶30多次,行程近3萬公裡,不為別的,就為了拍大慶的湖泊濕地。

  一次偶然的機會,霍浩然邂逅了大慶的湖。『當無人機昇起,天空蔚藍無垠,濕地碧波蕩漾,隨著高度的爬昇,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深深震撼了我,肉眼可見的十幾處湖泊嵌在城中,那時我就萌生了念頭,要拍遍這裡的湖。』回憶起那次航拍,霍浩然眼神明亮。

  打從那天起,每逢假日,大慶的湖就成了他必去的景點。三永湖的中國結、陳家大院泡的叢式井、黑魚湖的鷗鳥、西海濕地的荷花……4年裡,霍浩然跑了大大小小70多個湖。一年後,他不再是『獨行俠』,他的家人、朋友以及有著同樣愛好的攝影人組成車隊,假期一到就一起到大慶拍美景、品美食。

  不僅國人對這裡流連忘返,外國友人也愛上了大慶。大年初四,大慶博物館開館第一天,四個金發碧眼的外國游客就早早地來參觀。他們是來自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威爾遜和家人。

  威爾遜就職於大慶一家外語培訓機構,在大慶工作和生活了3年,遠在大洋彼岸的父母和妹妹也特意趕來,一起感受中國的新年。春節後,一家人開始了大慶之旅,第一站就來到了大慶博物館。『OHMYGOD!』在博物館鎮館之寶猛?象化石面前,威爾遜的父母驚嘆地豎起拇指。自打來了中國,威爾遜的父母沒少發出這樣的感嘆。雪地溫泉冰火兩重天讓他們驚嘆,年畫剪紙讓他們驚嘆,地道的中國美食也讓他們驚嘆……大慶可以游玩的地方太多。

  來自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維克托一家則鍾情於來大慶『泡湯』。用他們的話說:『哦親,哈拉少(俄語:簡直太棒了)!』

  大慶溫泉水溫常年在39-56℃之間,水中含有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與日本北海道溫泉同屬高緯度寒地溫泉。大慶僅國家4A級溫泉景區就有6個,大多由知名溫泉公司設計,具有國際水准。室外溫泉泡池,湖光水色,雅致私密,可以一邊泡溫泉一邊看群星閃爍;特別是到了冬季,雪花漫天飛舞,在室外的湯池中與三五好友慢品一杯紅酒,或一盞姜茶,感受冰雪與溫泉相擁的浪漫,溫泉洗凝脂,冰火兩重天,很極致的體驗。

  為加快開采城市旅游『富礦』,市委、市政府積極整合宣傳力量,將我市旅游『大戲』推上全國乃至世界『大舞臺』。央視中秋晚會、斯諾克國錦賽、越野摩托車錦標賽一系列國際國內重要的文體賽事和活動的成功舉辦,更讓大慶旅游名聲大噪。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十二五』期末,我市旅游業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6057.8萬人次,年均增長13%;實現旅游總收入312.2億元,年均增長30%左右,高於全市經濟增長速度,成為推動全市產業結構調整、改善民生、拉動消費、促進就業的重要力量。

  如今,游人如織的景點,鱗次櫛比的旅行社,專業正規的導游員,逐漸上昇的旅游數字,不斷攀昇的全國城市排名,讓『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十佳魅力城市』、『中國休閑城市』、『全國旅游標准化示范城市』、『國家工業旅游創新單位』等榮譽紛至沓來,這一切的發展和變化無不昭示著大慶旅游業的蓬勃發展。

  一路前行,步履鏗鏘。現在,大慶旅游業又樹立了一個『小目標』: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大慶旅游重大突破,接待國內外游客20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00億元,帶動關聯產業收入1000億元,把大慶打造成全國紅色工業旅游名城、區域旅游休閑度假名城。

  乘風逐夢,破浪前行。有油更有『游』的大慶,更值得期待……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