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12日訊 大興安嶺呼瑪縣郵政局北疆鄉郵政支局鄉郵員韓幫緒,為了傳遞黨和政府的聲音,為了傳遞人民群眾的信件,在大山裡風雨兼程默默行走了29載,每趟出班140多公裡,總投遞裡程63萬餘公裡,可以繞地球近16圈,投遞信件24萬餘件,被稱為大興安嶺地區高寒禁區的『北疆鴻雁』。不久前,韓幫緒被評為第七屆全省道德模范。
跋山涉水橕起『鄉村流動郵局』
北疆鄉位於呼瑪縣南部,總面積1652平方公裡,地廣人稀,轄6個行政村,大約有住戶1000戶,服務人口約3000人,平均海拔400米,多為山地和丘陵,交通不便,投遞段道長,最遠的鐵山村離北疆鄉35公裡,郵遞工作艱苦可想而知。
29年中,韓幫緒一個人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准時地把一封封信件、一本本雜志、一張張報紙准確無誤地送到每個用戶手中,受到當地群眾的高度贊譽。送郵路上,韓幫緒最怕的是雨天。從臨江村到北疆村要經過一條小河,村民為了出行方便在河上搭了一個簡易木板橋,一下大雨,橋便淹沒了,他每次都會將郵袋舉過頭頂,趟過齊腰深的河水,及時將信件送到鄉親們手中。遇上大雨,為了不淋濕信件,他就用塑料布把郵袋包好,衣服被淋濕,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雨天山區路面泥濘,車?轆陷到泥裡騎不了也推不動,他只能將郵袋和自行車一同扛在肩上步行。
2016年夏天的一個大雨天,因為郵件太多,韓幫緒推著自行車在送信途中的一個山坡上腳下一滑,連車帶人滾了下來,嘴和手都磕破了,流了好多血,他堅持把郵件送到鄉親們的家裡,然後纔去醫院,嘴角傷口縫了4針,最終留下一道疤。
冬天,最低氣溫達到零下40攝氏度,有時候大雪封山,沒法騎自行車,只能推著走。2015年除夕,有兩個包裹沒人來取,韓幫緒琢磨八成兒是鄉親們忙,沒時間來取,於是他便騎上自行車去送。結果那天19時他纔跌跌撞撞地推著自行車回到家,臉上、眉毛上掛滿了厚厚的白霜。
投遞時,韓幫緒時刻提醒自己要細心,尤其對待那些死信,更要細心查看信封上的每一個字,從中發現成功投遞的線索,或者通過細心記住老用戶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想方設法找到收信人,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信送到用戶手中。去年年初,有一封從上海寄到鐵帽山村的掛號信,由於地址寫的不詳細,沒有聯系上用戶,韓幫緒便到村裡一戶戶的打聽,最後得知這個用戶到韓國打工去了,聯系不上家屬。於是他就找來了村長和村支書,到派出所戶籍員那裡幫助查找親屬信息,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查找,最終聯系上用戶家屬把信取走,而這信裡有一張5000元的銀行卡。第二天,用戶家屬特地送來了表揚信。正是憑著這種極端負責的工作態度,20多年來,韓幫緒沒有延誤過一個班期。
宣傳營銷加快報刊訂閱份額
在每年的報刊收訂工作中,韓幫緒都是邊投遞邊收訂。為了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也為了加快報刊訂閱份額,他把收訂目標放在種植戶、養殖戶身上,考慮到北疆鄉有些人近兩年剛剛開始養獺兔,村民對飼養獺兔的知識不了解,於是他找來這方面的書籍,讓大家通過學習科學的方法進行養殖,並利用上門投遞的優勢到鄰村的養殖大戶那裡去取經,學習養殖經驗去幫助身邊人,慢慢的鄉裡好多人都開始了獺兔養殖,很多農民開始看一些種植、養殖方面的報紙書刊,農民學技術、重技術,極大地推動了農村致富類、科技類等一批報刊的訂閱工作。在農資分銷業務上,他依托當地的資源優勢,前期在為農戶送報刊時就對各家的化肥使用量進行了調查摸底,對各村屯逐一地進行宣傳走訪,有些農戶看不懂說明,他會細致地為農戶講解使用的方法並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認可。
愛崗敬業贏得鄉親們認可
時光飛逝,一轉眼他在郵局工作了29年,這期間郵政的投遞員換了一批又一批,很多年輕人吃不了這個苦,相繼辭職了,只有韓幫緒還每天奔波於大山之中,也樂在其中。只要大家有需求,他都會盡其所能,幫助鄉親們辦些力所能及的事。北疆鄉內的很多村屯,由於離鄉裡較遠,交通不便,買東西很不方便,他每次在出班前,都會打電話問問,大家有沒有什麼需求,幫大家捎點種子、農藥,帶些吃的、用的等一些生活必備品,雖然是些舉手之勞的小事,但是能夠幫助大家,能讓鄉親們感到親人般的溫暖,韓幫緒覺得特別充實。
韓幫緒憑借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和敬業精神贏得了鄉親們的一致認可。2012年局裡有意要把他調到縣局工作,可鄉政府的領導和鄉親們知道這個消息後,極力反對,北疆鄉黨委書記親自與局領導溝通,說鄉政府可以全力支持郵政的工作,但是韓幫緒絕對不能換,北疆鄉的村民都不同意。多年的跋涉與堅守,換來的是大家對他的那份信任與期盼。
韓幫緒先後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全省郵政系統優秀投遞員、首屆龍江最美人物(職工)、黑龍江郵政『十二五』期間發展突出貢獻先進個人標兵、『龍江好人』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