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8日訊 (牛鐵男 記者陳顯春) 2017年5月17日,綏化市總工會基層工作部部長鄒繼民扛起行囊來到蘭西縣星火鄉新勝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以來,鄒繼民始終堅持紮根在基層一線,風裡來雨裡去,與村民同甘共苦,贏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愛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鑄就了一條通往美好生活的幫扶之路。




星火鄉新勝村位於蘭西縣星火鄉中部,位置偏遠。新勝村共有耕地24514畝,下轄6個自然屯,有農戶752戶,人口3620人。2013年被確定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
深入細致的走訪,使鄒繼民對新勝村各家貧困戶的情況了如指掌,不僅為今後精准扶貧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而且極大地拉近了駐村工作隊與村民們,特別是貧困戶家庭的距離。
摸清情況後,鄒繼民根據不同貧困戶所需,首先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在走訪貧困戶鄭元山家時,看到其上小學的孫女獲得的獎狀貼了半面牆,鄒繼民為了激勵孩子更加努力學習,為其送去書包、課外讀物和學習用品及500元現金;在走訪貧困戶郭文學時,鄒繼民了解到其有12.8畝地,幾年來一直由村民白種,每年只能收回一些柴草,得不到收益。並且他家是全村危房中最危險的一家。針對這種情況,鄒繼民同村書記多次研究解決辦法,為他講解政策和打消顧慮,最後和其本人達成共識,將其12.8畝地轉包三年,收益1萬元。並組織工作隊、村『兩委』乾部和部分黨員為其家危房進行改建;村上79歲的貧困戶彭順義家的房子漏雨,他把鄒繼民叫來,讓看看咋辦。鄒繼民立即和村裡鄉裡聯系,第二天,村裡的乾部和鄒繼民一道,又是幫工又是買料,僅用兩天時間就把房子修好了。
過去的新勝村基礎設施建設較差,沒有活動場所,為了讓老百姓們茶餘飯後能有個活動的地點,鄒繼民和工作隊員們一起研究決定在村裡設置個活動廣場,鄒繼民爭取市總工會給予資金支持,把廣場給建上了。農閑時,鄒繼民還組織村民開展業餘文化活動,利用同學、朋友等資源為村民活動添置秧歌服裝30套,鑼鼓鈸嗩吶一套和移動音箱等設備。在農閑時組織村民開展全村秧歌比賽4次,二人轉演出2次。在新勝村村民文化娛樂廣場『安康廣場』啟動儀式上,新勝村黨總支書記代表全體村民為鄒繼民帶領的駐村扶貧工作隊獻上錦旗,『心系基層為人民服務,真幫實扶為百姓造福』。
為讓貧困戶增加收入,鄒繼民首先對有養殖能力的58戶家庭送去了1900只鵝雛,幫助他們戶均增收600元以上。隨後,鄒繼民又引進雜糧紅小豆新品種『紅珍珠』,帶動21戶貧困戶,引導留轉貧困戶土地1400畝,戶均增收2000元左右;利用集中建設貧困戶公租戶庭院打造庭院經濟示范點,種植60棵『綏李四號』樹苗,提供林下種植蔬菜種子,引導農戶發展有機『乾菜生產』如豆角乾、茄子乾等,培育助農增收新產。利用市總工會籌集的扶貧產業項目資金80000元,同鄉養殖合作社合作,采取『帶資入社』方式,利用收益分紅帶動貧困戶20戶。同時組織幫扶單位開展捐助消費扶貧活動。利用消費扶貧的方式,購買貧困村、貧困戶大白菜和土豆等農副產品,在獻出幫扶乾部一片愛心同時增加貧困戶收入;通過光伏發電項目、金融貸款分紅、合作社分紅和公益性崗位等產業帶動全覆蓋92戶貧困戶,實現產業扶貧、精准扶貧。
兩年多的基層工作讓鄒繼民深知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義無反顧地帶領村民通往美好生活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