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0日訊 打上一局激動人心的曲棍球,合作完成一個『神奇』的物理實驗,開展一次思維碰撞的討論課堂……在齊齊哈爾市梅裡斯達斡爾族區,走進任何一所學校,都會看到別具文化特色、寓教於樂的教育場景,而這只是我省成功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
『五年前,這裡大部分學校的教室,冬天取暖靠的還是「爐筒子」,大部分校捨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模樣,教學設施十分簡陋,教育水平落後。』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教育局局長孫明向記者描述說。而今記者來到該區的幾所學校,看到的都是教學樓整潔寬敞、多媒體教學設備配置完全、各類功能性教室裡熱鬧非凡的畫面。出現這樣的變化是該區在短短兩年間,舉全區之力進行探索改革,提前兩年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驗收,最終在改善教學條件、進一步優化育人環境、全面提昇教育教學水平上取得重大進展,現已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該區是一個以達斡爾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區。作為底子空、基礎薄弱的教育區,該區這一成功轉變,為全省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可行性經驗,同時也讓教育工作者、學生和家長看到了龍江在實現義務教育均衡道路上的穩健步伐。
在全區財政支出吃緊的情況下,幾年來,該區累計投入資金1.5億元,對全區20所中小學校進行建設,新建校捨2.1萬平方米,維修校捨81910平方米,新建各類功能室300多個,購置了學生用機、電子白板、音體美器材等配套教學設備設施,多媒體教學設備班級普及率達91.92%,互聯網入網率達100%,還招聘100名教師充實在各學校。不論是一貫制學校共和民族中心校,還是僅擁有52名學生的梅裡斯鎮五家子小學教育點,各科教師各類設施設備都一應俱全。同時該區還在加大民族文化挖掘、弘揚和傳承力度上下功夫,民族特色逐漸成為學校創新發展的『引擎』。
『那個戴著黑色發帶的女孩就是唐可心。』順著雅爾塞中心小學校校長姜波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一個敏捷靈活的酷女孩在曲棍球場上奔跑。唐可心是雅爾塞中心小學校女子吉雅曲棍球隊主力隊員,曾拿下全國青少年曲棍球個人技術測試獎的第一名。在這裡,像唐可心一樣熱愛曲棍球運動的孩子有很多。姜波告訴記者,在民族文化教育體系中,達斡爾族傳統體育項目曲棍球項目尤為突出,現在全區各校都開展了曲棍球教學活動,還組建了專業化球隊。全區U系列U10、U12女子曲棍球隊,三次代表我省參加全國比賽,取得過業餘組亞軍、專業組季軍的好成績,還為國家曲棍球後備人纔基地輸送了多名隊員。
加大資金投入、平衡各類教學資源,得到的改善還遠遠不夠。『要想贏得長足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成為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教育體制機制深化改革的關鍵一環。結合本區教育情況,教育局決定從秋季學期開始推進實施「區管校聘」,優化教師資源。』孫明介紹,『區管校聘』的目的就是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讓教師隊伍活起來、動起來,治庸治懶治散,最終提高教育質量,回歸教育本色。
11月初,共和民族中心校率先完成了『區管校聘』體制改革。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學校,改革的動力和阻力不言而喻。但校長孟慶傑告訴記者,前期通過宣傳解讀政策,『區管校聘』理念得到全體教職工的理解和認可,按程序順利完成了改革。現在,全區各校陸續推進『區管校聘』。
如今,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教育教學資源豐富,不但教學質量穩步提昇,受到百姓認可,還吸引了一批學生回流。今年,該區又被確定為齊齊哈爾市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領跑縣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