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5日訊11月19日,在綏化市北林區西長發鎮雙發村的田地裡,伴隨著秸稈碎混機的轟鳴聲,翻滾的黑土中一行行筆直的田壟應聲而起。『今年鎮裡鼓勵我們種植大戶購買秸稈碎混機,聽說這機器效果非常好,我就買了一臺來解決自己承包地裡的秸稈難題。先用粉碎機把長稈打成碎末,然後用碎混機把小稈和土攪拌。你看這機器,碎混效果真的非常好,得到的土質非常細,播地春耕都不耽誤,真是太省事兒了。』豐源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王術賢高興地告訴記者。自開展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工作和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以來,北林區多措並舉,疏堵結合,用紮實有效的工作方法拓寬秸稈綜合利用渠道。把田間的秸稈變廢為寶,促進農民增收、環境改善,推動農業向可持續、可循環方向發展。
西長發鎮人大主席李勇介紹:『我們在秸稈綜合利用上采取因地制宜、掛圖作戰、逐個解決的方式。完成一個地塊銷號一個地塊,用做減法的方式狠抓工作推進。截至目前,全鎮通過翻埋、碎混、深松、漚肥、打包等多種途徑共處理掉秸稈12.5萬畝,佔秸稈總量的54%。』
在北林區紅旗滿族鄉紅四村的水田裡,記者看到多臺耙漿平地機正在轟鳴作業。『秋天打漿省電、省水、省工,一?地對比春季撈渣能省4個工,不僅如此,既實現了土地的高產,也實現了秸稈全量還田。』紅旗滿族鄉紅四村村民王繼纔說。紅旗滿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劉波告訴記者:『我們鄉的玉米種植面積56000畝,因內澇晚收現在已經翻埋20000畝,剩餘的我們與全鄉5個壓塊企業簽訂合同,確保按時限全部打包離田。全鄉的水田種植面積36000畝,通過現場會引帶、大戶帶動,現在耙漿征地已完成8300畝,這也是解決水田出口最高效、最經濟的一種方式。截至目前,已打包離田9000畝,碎混翻旋離田11000畝,通過以上幾種方式,秸稈離田工作將在月末之前全部完成。』
在北林區農機總站,記者看到工作人員正通過黑龍江農機管理調度指揮中心網站,對全區所有已登記的用於深翻作業機械的工作地點和深翻面積進行實時追蹤、實時監督和實時評定。據介紹,北林區共有165臺還田作業機械,在農機管理平臺上,每臺機械工作的地點、深翻面積都一目了然,並通過實時的監控畫面,對深翻地塊進行質量評定,以保障深翻還田作業標准高效。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兩年來,北林區高度重視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通過出實招不斷優化創新工作方法,用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倒逼秸稈綜合利用見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