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27日訊 近年來,愛輝區充分發揮寒地黑土、綠色生態等優勢,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省級生態區、中國年度最佳休閑小城等多項榮譽,近日,又喜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殊榮,成為我省唯一上榜市縣。
愛輝區堅持以綠色為主攻方向,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打造『十大綠色功能性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六大農產品加工體系』的綠色發展格局,讓全區糧食生產交上了『十一連豐』的喜人答卷。承辦全國食用大豆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現場會,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小麥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示范縣。全區『三品一標』認證數量增至111個,認證面積121.7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70.7%,綠色食品商標注冊達到102個。『璦琿亞寒帶』公共品牌和『日輝草莓』『北三家子西瓜』等特色品牌叫響省內外。北豐大豆深加工項目正式投產,綠色功能性食品產業鏈加快形成。
三道灣子金礦、同興煤礦列入國家綠色礦山試點。引進投資超10億元產業項目6個,龍源風電、江南集成太陽能光伏發電、東潤環能生物質發電等新興產業項目加速集聚。寒地試車產業規模化發展,試車量佔全國寒區市場份額的80%。培育綠色有機農產品深加工企業16家。璦琿區圍繞『宜居宜業宜游』的沿江美麗鄉村旅游帶,打造『一江、三道、四區』璦琿鄉野公園並延伸鄉野公園產業鏈,形成『一條旅游帶、一個引爆點和一個核心區』為重點的產業融合發展格局。
加大森林培育和管護力度,推進粉塵污染源治理,藍天更藍;128條河流實施『一河一策』,碧水更清;落實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定期調查和監測制度,推廣實施耕地輪作,淨土更肥沃;環境衛生持續治理,美麗鄉村宜游宜居……目前,愛輝區已建成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國家級濕地公園。全年350天以上優良天氣,不僅居全市首位,更位於全省前列。去年以來空氣綜合指數排名持續20個月位列全省第一。全區國省控水體斷面持續保持III類水體以上。鄉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愛輝區依托生態文化、傳統文化、特色文化的繁榮與生態創建,實現融合發展。每年舉辦璦琿上元節、古倫木沓節、庫木勒節、頒金節等,再現歷史民俗盛況的區域特色文化節慶活動。依托璦琿鎮非遺傳承基地、新生鄉民族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全區呈現出『生態興、產業興、文明興、品牌興』的良好發展態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滲透到生產、生活各個層面,形成了人人參與、合力共進的良好格局。公眾對生態文明知識參與度92%、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滿意度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