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8日訊 持續減煤、禁燃、治源……大慶市空氣質量再次交上一份優質的成績單。近日,記者獲悉,今年1至9月份,大慶市環境空氣質量六項指標全部優於國家二級標准,PM2.5濃度2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250天,優良率91.6%,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大慶空氣質量一直穩定優良,得益於大慶市科學治理、嚴格監管工作的不斷推進。
大慶市重新修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按照國家、省關於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的要求,將『紅崗區、大同區等區域城市建成區』新增劃入禁燃區,使禁燃區面積佔全市建成區面積的比例擴大到85.35%。同時,重新調整細化了高污染燃料目錄,進一步明確了生態環境、城管、工信等部門職責。
持續推進燃煤小鍋爐淘汰。將四縣建成區內小鍋爐和經營性爐灶等燃煤設施列入淘汰名錄,三個季度共淘汰燃煤小鍋爐129臺。
在全省率先開展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編制。對全市范圍內涉氣工業源、機動車源等10大污染源、9類污染物的排放源進行全面篩查,編制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
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市生態環境等7部門聯合下發了專項行動方案,清查確認『散亂污』企業共72家(關停取締類33家、整合搬遷5家、昇級改造34家),目前33家關停取締類『散亂污』企業已完成關停14家、取締19家。
正是通過多方位、多方面的嚴格管控,以及大慶市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理念,纔使得『大慶藍』成為了日常。
責任編輯:張廣義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