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8日訊(記者 許諾 姜姍姍)27、28日,大興安嶺大型原創話劇《八百裡高寒》在哈爾濱大劇院上演。該劇是大興安嶺首個由國家級編劇、導演聯袂創作,首次與國家級院團合作,首次實現進京演出的文化項目和藝術產品。



話劇《八百裡高寒》以鐵道兵的奮斗歷程為縮影,通過話劇的表現形式,揭開了鐵道兵一度塵封的歷史,回顧了一段艱苦卓絕的崢嶸歲月,講述了一個震撼心靈的中國故事,再現了鐵道兵開發建設大興安嶺神聖而光榮的職責、『驚天地、泣鬼神』的戰斗歷程和『突破高寒禁區』的大興安嶺精神。該劇講述了1984年鐵道兵部隊兵轉工並入鐵道部之際,大興安嶺鐵道兵某師師長姜家修翻開昔日戰友杜崢嶸的工程日志,回憶起1964年鐵道兵在零下五十度的『生命禁區』開發建設大興安嶺的艱難歷程。為保證嫩林鐵路如期通車,杜崢嶸與姜家修把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全部獻給了新中國的開發建設,把鋼軌鋪進萬年沈寂的林海雪原,把精神氣質和魂魄深深的鐫刻在大興安嶺各族人民的心中。


該劇特邀中國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編劇董妮創作,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教授、博導姜濤執導。不論是從思想性和藝術性,《八百裡高寒》達到了有機的融合,內容和形式處理別開生面,劇中始終貫穿著情緒的飽和度和戲劇的感染力,且編劇藝術創作思維靈動、導演編排富有張力、演員角色形象生動,稱得上是可移動的、活態的『鐵道兵博物館』。同時,通過舞臺藝術呈現,將氣勢恢宏的『林海雪原』生動呈現在觀眾面前,絕美的舞臺空間,將帶給觀眾全新的、震撼的視覺享受。
鐵路文工團演員霍青在劇中飾演現實姜家修,對於姜家修這個角色把握,他表示,自己在排練前曾多次精讀劇本,每次都會被姜家修和戰友們為了國家的鐵路建設捨身忘我的奉獻精神所深深打動,每次都會潸然淚下,特別是男女主人公在艱苦的環境中產生了真摯的愛情,但是為信仰與事業捨棄個人幸福,最終錯失彼此,最讓自己感動。
演出現場,觀眾翟成奇被震撼性的場景序幕打動。『序幕拉開時,全員按統一號令,有強烈的命運感和懸念感,接下來就自然進入了回溯過程,以兩個人穿越時空對話的形式,回到1964年這支鐵道兵部隊進駐大興安嶺,在零下50度高寒的生命禁區修築嫩林鐵路所經歷的日日夜夜、坎坎坷坷和風風雨雨,這種結構無疑是別具匠心的。』翟成奇表示,整部劇引人回味,讓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