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市舉辦主題系列興山區專場新聞發布會
2019-12-02 15:47:08 來源:東北網-鶴崗日報  作者:楊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2日訊 11月28日下午,由市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系列興山區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市公安局後二樓舉行。興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就城區建設、清潔能源、文化旅游產業、青年乾部培養等方面回答了新聞媒體記者的提問。

  興山區是鶴崗城市始建地、文化發源地、經濟發展伊始地,承載著鶴崗文化精神的肇始,蘊含著鶴崗城市的地域特點和歷史文脈,鐫刻著70年艱苦奮斗、勇擔重任的初心使命。新中國成立70年來,興山區始終與祖國共成長、與時代同奮斗。興山礦曾保障『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以及遼沈戰役的蒸汽機車用煤,受到東北鐵路總局的通電嘉獎。興山區人民艱苦創業、砥礪奮進、攻堅克難,湧現了大批的先進勞模,為新中國的經濟恢復貢獻力量。進入新時代,興山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確定了打造『一地四區』,建設『綠色、人文、生態』新興山的發展目標。三年來,累計新上項目38個,總投資54.08億元。其中非煤項目佔到90%,三大產業比重由1:78:21優化為1:58:41。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和空間格局。

  2016年,興山區開始啟動利用采沈區土地,規劃光伏項目;2018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啟動爭創光伏領跑基地爭創工作;2019年5月國家能源局正式首批公示天合光能50萬千瓦光伏平價上網示范項目。項目計劃投資25億元,規劃佔地1600公頃,年發電6億度,實現稅收5000萬,建設期間拉動就業1000個,節約燃煤25萬噸。對於采煤沈陷區生態修復,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探索清潔能源結構轉型,實現生態綠色發展具有重要示范意義。這個項目自今年7月份開工建設以來,集中開展了土地清理、電網接入和設施選址三項會戰,為項目並網打下堅實基礎。目前,企業正在加快調整線路接入報告,並進一步完善光伏板一體聯排式布陣設計,發揮技術領先優勢,探索采煤沈陷區最大化集約利用土地。同時與黑龍江農業大學合作規劃設計光伏+農業產業布局,與露天礦坑,采沈區統籌結合,將項目打造成全國采煤沈陷區光伏發電的示范引領項目。

  百年興山承載了許多鶴崗城市發展的歷史記憶。按照市領導的指示和市『文旅產業』發展方向,結合興山『一地四區』發展定位,區委、區政府牢固樹立『精品意識』,充分挖掘興山百年歷史文化積淀,啟動了興山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其中,以飛機房為主體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和以東影歷史為主題的文化廣場等一批極具歷史代表性的文旅項目啟動建設,主體工程也已經完工。通過規劃引領,采用階梯式的發展方式,做好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為了提昇文化軟實力,聘請了文旅專家實地踏查興山要塞、東北電影制片廠、軍醫大學、老礦山等資源。啟動『尋根之旅』,先後赴北京、上海、長春挖掘東影歷史,足跡遍及東影發展沿革,搶救式采訪了於洋、於藍等一批老東影人,收集大量東影在興山的珍貴歷史印記,為傳承『紅色基因』奠定了紮實基礎。依托『紅色資源』,開展『紅色家園』創建,邀請史學專家講解興山紅色歷史,在《鶴崗百年故事》專欄中開闢《興山篇》,以30餘萬字的篇幅,全景展示了興山歷史人文風貌。近期,結合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快閃、紅色記憶圖片展、《興山記憶》專場文藝演出等活動,為老區文化賦予新內涵。目前,興山區的歷史文化挖掘、文旅產業發展尚在起步階段,推動了市文旅產業發展。

  近幾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區委、區政府緊盯民生領域訴求,努力抓實做好群眾住的安心、過的暖心、待的舒心等方面民生工作。依托國家棚戶區改造政策,配合完成了『一號地段』城中村改造、公安『五位一體』綜合訓練作戰基地、松鶴I組團等一批重點項目動遷攻堅任務,將嶺南、嶺北地區居民納入棚改動遷范圍。三年多來,安置棚改居民8356人,讓百姓從低矮破舊平房住進樓房戶。通過積極爭取,啟動『爛尾樓』整治清理行動,解決109戶百姓多年滯遷未安置問題。完成了50棟老舊樓房改造、修繕任務,44棟棄管樓實現了底線保潔,百姓居住條件得到明顯改善。隨著轄區樓房數量的增多,主動應對熱源匹配不足的問題,大力扶持東北熱力北部熱源項目建設,淘汰燃煤供熱小鍋爐,實現了全覆蓋集中供熱,保障群眾冬季住上暖屋子。同時,在基礎設施方面,配合完成興山路等6條主次乾道改造,以興山路、運輸路、東興路、趙尚志路為骨架的路網建設格局基本形成。同時,新修建的北山公園、文化廣場也給居民休閑娛樂提供了新去處。突出生態環境優勢,借助市『兩河十四溝』治理工程,啟動雲谷溪、瑞鹿溪環境治理,實施『三員兩清一公約』河湖管理模式,高標准推動創森工作,讓興山的山更綠、水更清。更加注重城區管護治理,開展整治違法用地和『清四亂』等專項行動,持續提昇城區美化、綠化、亮化水平,竭力為興山區居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