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3日訊(馮春濤 記者 王亮)近年來林口縣把中藥材列為全縣重點推進的特色產業,目前全縣種植面積達20.5萬畝。其中,道地藥材7.45萬畝,藥食同源藥材沙棘13萬畝。2019年,全縣中藥材起收面積3.2萬畝,實現銷售收入3.2億元。


林口縣擁有70多年的中藥材種植歷史,對發展中藥材產業具有良好傳承和豐富經驗。該縣堅持中藥材道地性導向和市場規律,通過多年馴化和試種,全縣發展蒼術、白鮮皮、黃?、平貝、玉竹、赤芍、防風、白頭翁、穿地龍等種植品種24個。目前,全縣發展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12處、3300畝,不僅可為全縣提供充足的種苗,還外銷到內蒙古、吉林、遼寧等省份。
在基地建設規模化上,全縣黃?、白鮮皮、蒼術、平貝、西洋參、刺五加、蒲公英等百畝以上集中連片種植基地達31處,遍布11個鎮和各林場。其中,青山鎮聯合村林下參種植基地發展到3000畝,西洋參種植基地發展到1000畝,古城鎮湖水二村蒼術種植基地發展到1800畝,牡丹江百裡黃?谷黃?種植基地發展到4500畝,藥食同源沙棘千畝以上集中連片種植基地達15處。
在藥材銷售品牌化上,該縣打造中藥材品牌,支持各類主體申報『三品一標』,申報有機綠色標識,每個補貼1萬元,申報農產品地理標識每個補貼3萬元。2019年,寧古塔?、白鮮皮2個中藥材品種申報了農產品地理標識。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