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大科學工程』項目科研攻關緊鑼密鼓
2019-12-06 09:52: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李愛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2月6日訊 嚴寒冬日裡,『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簡稱『大科學工程』)推進呈現出一種別樣的熱火朝天。

  2日13時30分,記者走進位於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的『大科學工程』建設現場看到,基建工程按節點進入『冬休』,一個個拔地而起的建築物披著白色的『薄被』。『別看這裡已經「冬休」,但我們的項目推進一刻都不會停。』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環境與物質科學研究院李院長說。

  在松花江南岸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內,100多人的『大科學工程』科研團隊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設備的研制攻關和相關課題的研究。

  『空間環境地面模擬簡單地說,就是在地球上建設一個能夠模擬月球、火星等真實宇宙空間環境的「超級太空實驗室」,這樣許多需要進入太空纔能進行的實驗在「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就能夠完成,所以說這是一個劃時代的項目,將來能衍生出很多產業。』李院長介紹,這個項目是東北三省首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的建安工程分為『一大三小』。『一大』即空間綜合環境實驗樓,已完成2層結構施工,但高度已接近普通住宅5層樓高度;『三小』即空間等離子體科學實驗樓、空間零磁環境科學實驗樓和動物培養室,均已完成施工建設,其中空間零磁環境科學實驗樓正在進行實驗設備調試安裝。目前,在省重大項目辦等省、市及新區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科學工程』基建工程進展順利,總體建設已經過半,建安工程與配套公用設施預計明年7月竣工,整個項目擬於2022年完成驗收投入使用。

  16時,在李院長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空間環境與物質科學研究院,在該院空間等離子體環境地面模擬預研實驗室,記者看到一位研發人員坐在計算機前敲擊著鍵盤,不一會兒,『啪』一聲響後,一個被多個藍色線圈包裹的罐體內燃起火焰……

  『你看到的這個平臺是等離子體預研設備,這些藍色的線圈,是用來模擬一些特殊的磁場位形,每個線圈都可以通過獨立調控,模擬日地之間特殊磁場結構,像模擬太陽風、偶極場。未來,圍繞空間等離子體環境地面模擬與研究,「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將建設2個超大型罐體,建設中會涉及一些關鍵科學問題、技術問題、工程問題,為此,我們先通過小型預研設備解決這些問題。』哈工大空間等離子體環境模擬與研究系統臨近分系統主管設計師聶老師說,等離子體預研實驗僅是『大科學工程』項目的一個部分,其他方向的研發人員也正精益求精地快馬加鞭研發。

  『「大科學工程」項目復雜、精密度高,尤其是實驗設備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項目所需大型非標設備90%都是我們自行研制的,隨著設備集群的不斷完善,土建結構也要配合進行調整,這無形中加大了施工難度。』李院長介紹,『大科學工程』百人團隊一天恨不得當成幾天用,就是為了保證『大科學工程』能高質量、如期投用,從而借助該平臺,不斷提昇我國航天科技領域中原始創新水平和能力,夯實相關領域的科研實力,在國際競爭中搶佔先機,加快我國從『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的跨越。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