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9日訊 『錢要用在刀刃上,即使財力再緊張,修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一分錢也不能省。』這是林甸縣縣委書記晉偉在貧困村走訪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從中也能看出,林甸縣在脫貧攻堅戰役中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力度。
堅持強筋壯骨補短板,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林甸縣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始終把改善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作為脫貧攻堅的突破口,在危房改造、飲水安全鞏固提昇、農村道路暢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持續發力,築牢脫貧攻堅基石。
窗外寒冬飄雪,屋內溫暖如春。『感謝黨的好政策,這比老房子暖和多了,政府補助28000元錢,解決了俺家頭等大事。』12月1日,林甸鎮東發村貧困戶王佔國和李桂琴,在屋裡不住地向記者說著搬進新房的好。他們說,沒有好政策,住進新房根本不可能,新房亮堂堂的,他倆打心底裡覺得熱乎。
東發村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逐屯逐戶逐項查漏補缺、補齊短板,共翻建49戶農村危房,保障了貧困百姓的居住問題。今年,林甸縣舉全縣之力推進危房改造,將有人居住危房排查、危險等級鑒定、危房改造一體推進、同步實施。對有人居住泥草房、修繕加固房屋等進行了危險等級鑒定,並決定無論貧困戶還是非貧困戶,房子是C級危房的全部維修加固,房子是D級危房的全部翻建。目前,翻建D級危房6248棟,維修加固C級危房5996棟,拆扒滅跡空閑房2501棟,所有貧困戶都住上了安全房。
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同樣是林甸縣脫貧攻堅行動中的重點。在宏偉鄉治安村,有四個偏遠屯多年用不上自來水。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林甸縣投入80萬元資金,鋪設管線、更換變壓器、安裝自來水淨化設備和紫外線消毒設施,實現了六個屯全部用上自來水。目前,林甸縣共建設供水管網36處,安裝輸配水管網103000米,解決了50個村屯、1512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全縣貧困群眾全部吃上安全水。
一個個基礎設施工程相繼建成,一項項惠民舉措讓百姓叫好。林甸縣在農村道路暢通工程上,發揮交通運輸『開路先鋒』作用,共建成農村公路435.1公裡,實現貧困村村組內道路全部硬化;開通農村客運班線84條、城鄉公交線路16條,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率均達到100%。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累計清理垃圾10000餘噸,清理路邊溝36萬延長米,清理柴草垛3000餘處;組建村級保潔隊伍85支,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實施『廁所革命』,啟動整屯推進管道式改廁試點2個,2325戶室內廁所改造項目有序實施;投入綠化資金1400餘萬元,完成了8個鄉(鎮)場、44個行政村、118個自然屯的綠化,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此外,在農村寬帶網絡、廣播電視、文化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提前達到國家脫貧退出驗收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