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0日訊 目前,如何利用好我省居於全國前列的自然環境、中醫科研和服務這三大優勢,以『龍九味』品牌戰略為引領,推動龍江中醫藥『大發展、快發展』,探索一條具有龍江特色的發展之路,實現2030年中醫藥產業的千億產值目標?就此,記者對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張曉峰進行了采訪。
張曉峰說,目前我省中醫藥產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去年年末,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下,省中醫藥管理局在機構改革中獨立出來,賦予了中醫藥局發展中醫藥產業的職能,強化了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政策平臺;5月20日,我省召開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中醫藥發展大會,全面落實、推進龍江中醫藥發展規劃;10月19日,展示我省中醫藥產業發展熱度的首屆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召開。所有這些,都為我省中醫藥產業發展在方向指引、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支橕。
就目前而言,怎樣利用好大自然賦予的環境優勢和多年積淀形成的科研優勢和服務優勢,實現龍江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千億目標的大手筆,需要統籌規劃、布局謀篇。而這其中,『龍九味』品牌戰略可以算作整個『千億工程』中尤為關鍵的一步棋。
張曉峰說,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家底,龍江發展中醫藥的優勢在哪裡?
首先是自然環境優勢國內少有。我省有野生中藥材1120種,載入《藥典》的藥用植物130餘種,其中刺五加佔全國份額的80%以上,漢麻佔60%以上,板藍根在50%以上,五味子在30%以上,水飛薊、平貝、人參也居全國前列。
我省地處寒溫帶、晝夜溫差大、植被類型多樣化,土壤條件好,雨量充沛,出產的藥材品質更佳、藥效更好,以刺五加、五味子、人參、西洋參、關防風、赤芍、漢麻、板藍根、鹿茸為代表的重點發展品種『龍九味』和已實現規模化種植的40餘種道地中藥材,享譽中華大地。
我省中醫藥服務優勢也積淀深厚。我省擁有過四位國醫大師,還擁有為數眾多的全國老中醫藥專家、省級名中醫、青年名中醫。全省有公立中醫醫院96所,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3所,目前擁有國家級中醫藥區域診療中心6個,在腎病、心病、腦病、周圍血管病、婦科疾病等重大疾病的中醫藥診療和臨床研究方面居於全國前列。
近年來我省中醫藥發揮在健康養生方面的獨特優勢,全省二級以上中醫院都設立了治未病科;全省有衛健字號食品達1000餘種,以刺五加、人參、五味子、靈芝、沙棘等為原料的保健食品享譽國內外;中醫藥健康養老服務方興未艾,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南院、齊齊哈爾中醫院百草園為代表的融合醫療、照護、康復、養老為一體的中醫藥特色健康養老機構正快速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正煥發勃勃生機,清河中國北藥園、桃山玉溫泉等獲得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哈爾濱—伊春,哈爾濱—五大連池—黑河等一批中醫藥旅游線路備受矚目;中醫藥對外服務、交流發展態勢強勁,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所醫學院校或研究機構簽訂協議,互派留學生。
有了這些優勢,接下來怎樣讓『龍九味』品牌戰略『借勢而上』?
張曉峰說,概括起來為三句話,那就是:依托環境打綠色牌,借助科研提昇品質,拓展服務銷售增量。
首先是打綠色牌。目前,我省正在建立道地中藥材種子種苗、種植技術、產地加工、質量檢驗等關鍵環節的質量技術標准體系,制定標准化栽培技術規程,指導中藥材規范化生產,規范關鍵環節生產技術標准。堅持嚴控終端需求、倒逼前端體系建設,建立全過程質量追溯體系。建設應用中藥材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對大宗地產藥材種植養殖、生產加工、銷售全過程質量追溯,進一步提昇龍江中藥材特別是『龍九味』的『綠色』品質。
然後是靠科研為產品提質。其中重點是加快藥食同源產品、中藥保健產品和衍生產品的研發。圍繞人參、火麻仁等藥食同源藥材,進行全方位系統研發。支持刺五加、五味子、金蓮花等藥材申報藥食同源。制定藥膳管理規范,促進藥膳在餐飲服務業和醫療保健機構的應用。扶持以人參、西洋參、沙參、黃?、刺五加、金蓮花等中藥材為基礎的中藥化妝品的研發及推廣應用。開展植物提取物、中藥殺菌劑殺蟲劑和中獸藥產品研發和生產。不斷拓展豐富以中藥為基源的系列延伸產品,滿足群眾綠色、環保和健康生活需求。
拓展服務讓中醫藥『無處不在』。
要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促進中醫藥服務在醫療、養生保健、特色康復、健康養老、文化旅游、服務貿易等方面不斷延伸,不斷增強中醫藥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構建多元化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
張曉峰介紹,目前就我省而言,培育發展中醫藥健康旅游服務方面空間巨大。依托我省森林氧吧、溫泉冷泉、濕地綠肺等獨特自然資源優勢,實施『中醫藥+旅游』行動,開闢中醫藥和民族醫藥健康旅游路線,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為此,我們積極開發健康旅游產品,重點建設一批以「龍九味」為主要依托,融中藥材種植、中醫健康服務、中醫藥文化景觀、傳統健身運動、藥膳食療於一體的中醫藥健康旅游基地。同時計劃打造4個融合中醫養生保健、中藥材種植、鄉村采摘、藥膳養生、科普宣傳為一體的中醫藥特色小鎮。以哈爾濱北藥產業園、清河中國北藥園、桃山玉溫泉等項目為帶動,建設3~5個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推動建立中醫藥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省級中醫藥博物館和中藥資源館。』
『借助我省的三大優勢,堅定「龍九味」品牌戰略,龍江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春天必定會到來。』張曉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