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0日訊(記者 許諾 霍梟涵) 從大山深處罕見的衛星林場,到人流如織的知名景區;從日出勞作,日落而歸的『貓冬』生活,到家家開起民宿的『掘金者』,不變的是雪村令人難以忘懷、返璞歸真的鄉村美景。

威虎山雪村。
柴河雪村至今保持著最原生態的東北淳朴民風,生態環境極其優良,特別是冬日裡多彩民俗風情爭奇斗艷,令游客贊嘆稱奇。7日、8日,『龍游』家庭體驗官們走進威虎山『雪村』,在這裡包餃子、吃山野菜、喝小燒酒,走在主乾道上看著村落晨霧朦朦,炊煙裊裊,享受地道的關東風情,別有一番韻味。

雪村景色。
雪村走走:一村盡賞民俗風情
朴拙的雪成了房屋的裝飾,黃白相間的燈帶成了最精致的路燈。雪村的『大潘家庭旅館』的生意又紅火了起來,一瓶小燒,幾方籬笆,四面山景。目前,雪村的村民陸陸續續用自家房子開起了農家樂,朴實的民風,讓『家庭體驗官』們感受到返璞歸真的鄉村美景。

雪村農家院。
柴河雪村又叫衛星林場,距離牡丹江120公裡。近幾年,威虎山雪村以其原生態自然景觀吸引了眾多省內外游客。滑雪、滑雪圈、馬拉爬犁、雪地越野、雪雕制作、雪地摩托、冰上速滑、滑冰板、冰上爬犁、攀冰、冰上碰碰車等娛樂項目豐富多彩;雪地汽車越野拉力賽、雪地真人CS、挖雪洞、堆雪人、冰河捕雪蛤、冰湖冬捕、雪地穿越等特色項目新鮮有趣;民俗村、動物園、森工林區生產生活體驗展示區等別具匠心;原生態雪景、淳朴民俗、紅色傳奇、美味農家菜,形成了『林海雪原』特有的山村冰雪文化。

馬拉爬犁。

木材生產展示區。
窗外寒意襲人,屋內卻是熱鬧溫馨。工作人員早已為家庭體驗官們准備好了包餃子的食材和炊具。和面、?面皮、包餃子,小體驗官在父母的指導下包出了人生中第一個餃子,裹滿愛意的餃子也很快碼滿一個個鍋,每一個沾滿面粉的臉龐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小體驗官包餃子。
『我小的時候,一大家子人圍著大圓桌包餃子,你?皮,我剁餡的這種感覺很久沒有了,這次來雪村體驗到了一大家子的其樂融融,大家在在分享中快樂,感受溫馨,更加深了對民俗、民風的記憶。』體驗官苻麗穎說。

雪村民俗氣息。
鄉愁悠悠:是『夢回老家』的記憶
雪村以生態為底色,一條條羊腸小道將家家戶戶隔開,村民家中的籬笆小院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夜幕降臨,村民家中昇起淡淡炊煙,伴著淡淡雪霧,遠山近嶺,若隱若現,令人仿佛置身於人間仙境。

雪村風景。
首席體驗官陳超坐在老村長家燒得滾熱的火炕上,與『村長』嘮家常,好不熱鬧。楊嵐聞到了村裡做飯燒菜的味道,讓她復習了童年的快樂,再次留下難以忘懷的印象。『看過這麼多的雪景,只有雪村給我的是最原始,最原生態的,獨特的小氣候造就了隨物賦形雪檐,千姿百態的雪簾,變化多端的雪蘑菇,是省內不可多得的冰雪旅游資源。』陳超認為,雪村不管是從體感、觸感等多方面,都能找到『80』『90』後小時候的感覺。

貼窗花。
體驗官孫悅東說,雪村讓我『夢回老家』,『看著窗戶上的霧氣,蒸籠裡熱騰騰的餃子,還有聞到的炊煙,我都有一絲愣神,仿若回到了我的童年。』雪村給孫悅東的更多的是感動。為了保護現有的、原汁原味的小山村景觀和林區文化,打造具有東北特色的精品農家樂,雪村原住民自己經營,雪村原生態氛圍更濃,在保證不破壞原生態景觀的情況下,將繼續加大接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