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哈醫大二院專家利用最新磁力牽引技術為早期消化道腫瘤患者送上『磁來的愛』
2019-12-10 19:45:08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華虹 楊帆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10日訊(通訊員 李華虹 楊帆)科技和醫療的碰撞,各種『疑難雜癥』化繁為簡,大大減少了患者的痛苦。近日,哈醫大二院的專家利用釹磁鐵磁錨遙控多方向可變牽引技術成功完成了一例胃部早期癌患者的內鏡下切除手術,體外磁力感應這只『看不見的手』成為了醫生最給力的助手。

  哈爾濱的王大爺最近半年總是感覺胃脹、腹痛,食欲下降。經過胃鏡檢查發現胃體部有一個2厘米的腫物,活檢結果是早期胃癌。哈醫大二院消化內科張學彥副教授進一步為他進行了超聲內鏡檢查,確定了腫物生長深度和位置後,決定為其實施內鏡磁力系統輔助下黏膜下剝離術。術中,醫生應用磁力牽引系統,在體外遙控牽引體內磁錨,對術野進行了清晰地暴露。術後完整病理顯示:早期胃癌(粘膜內高分化腺癌),腫瘤切除非常徹底,基底及環周切緣均無腫瘤。在該項技術的輔助下,患者手術效果良好,由於是早期病變,患者既免去了開腹手術的痛苦,又不用服藥和進行放、化療,只需要定期隨訪觀察即可。

張學彥副教授正在進行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據張學彥副教授介紹,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一種先進的內鏡手術,可以對大病灶進行微創整塊切除,並提供准確的病理診斷分期,減少局部腫瘤復發率,已成為治療早期食管、胃和結腸腫瘤的有效方法。但該技術操作難度大,手術時間長,尤其是黏膜下視野暴露不佳,給ESD手術帶來很大困難,甚至可能造成出血、穿孔等並發癥。

體外釹磁鐵和體內磁錨。

  『傳統ESD手術時,醫生想要通過內鏡切掉腫物,就像面對一個懸浮在空中的氣球,而我們要用一只手摘掉粘在它上面的口香糖。』張學彥副教授解釋到,如果不用另一只手固定住氣球,這個摘除的過程將變得非常困難。

  由於胃鏡只能通過單孔道操作的『先天不足』,醫生相當於只能用『一只手』進行治療,但應用了磁力牽引技術後,內鏡下的操作終於變成了『兩只手』協同。據報道,2018年日本名古屋大學醫院成功開展了磁力牽引系統輔助下的內鏡黏膜下剝離術。通過體外磁鐵遙控體內磁錨,根據剝離層面的需要和術者意願實現靈活的體外動態多方向牽引,有效暴露黏膜下層視野,迅速、准確、安全地進行黏膜下剝離,直至病變被完整切除,從而縮短手術和麻醉時間,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體外固定釹磁鐵。

  張學彥副教授談到,現代醫療新技術發展,要在圍繞臨床工作需求的基礎上充分運用現代科學的新技術、新方法、新手段,結合聲、光、電、磁等多學科技術推進新技術發展,實現臨床復雜疾病的精准治療。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