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1日訊(記者 郎艾迪) 11日,為慶祝大慶建市40周年,由大慶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文聯承辦的『時代·印痕』中國大慶工業版畫作品邀請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開展。這是繼1987年以范垂宇先生為代表的第一代大慶版畫群體作品進京以來,時隔32年再次亮相京城。大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宮鎮江出席相關活動。

伴隨著改革開放和城市建設的推進,充滿朝氣的創業熱土培養了一大批藝術家。1986年,晁楣、范垂宇在大慶舉辦版畫創作班,33年間,大慶工業版畫從無到有,再到擁有獨特的『大慶』牌符號,在國內外美術藝術史上佔據一席之地。藝術家們親身感受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在大工業與大自然的演變中,尋找人生境界的體驗與感悟,用刻刀在線條和色塊中表達獨特的美感,創作出一幅幅展現石油工業城市人文風貌和中國工人階級偉大力量的版畫作品,或大氣、或細膩、或冰冷、或熾熱,記錄著這座中國北方工業城市的昨天與今天,並成為當今世界最優秀的工業題材版畫創作群體,大慶也因此被命名為『中國版畫藝術之鄉』。

本次共展出了120幅版畫作品,涵蓋了范垂宇、陳彥龍、蔡醒善等34位大慶版畫家的精品力作,多為歷屆全國美展、全國版畫展等大型畫展獲獎或入選作品。作品中直觀地感受到版畫創作工作者對中國北方、中國石油的深情流露,體會到藝術家們用飽含摯愛的色彩所描繪的城市風貌,欣賞到大慶工業版畫的獨特藝術魅力,了解到大慶開發建設以來所走過的光輝歷程和奮斗印跡。一幅幅作品,記錄了大慶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反映了不同時代藝術家們對環境、對精神世界的感悟和思考,形成了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地域美術語言。

在大慶版畫創作理論研討會上,多位全國版畫藝術領域權威的專家學者共同品鑒大慶作品、共同回顧發展歷程、共同研討版畫創作。多位專家結合當前版畫藝術發展實際,對大慶版畫的學術特點、藝術定位和發展態勢展開研討,對大慶版畫的獨特風格和藝術價值給予高度評價。

『這是一次不忘初心、回望歷史的展覽;一次品味經典、重述大慶版畫語言的展覽;一次深入研究、提高認識的學術性展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版畫院院長陳彥龍表示,此次以藝術的名義,向大慶這段不長卻譜寫輝煌的芳華致敬。如今的大慶,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版畫工作者思考著如何反映這樣的時代,充分利用版畫這一藝術形態傳達社會正能量,給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