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搜 索
美麗鄉村入畫來——碾子山區不斷提昇人民群眾幸福感
2019-12-11 23:07:34 來源:碾子山微宣傳  作者:趙帥 張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走在鄉間小路上,富有活力的美麗鄉村風景撲面而來。村莊建設統一規劃,道路乾淨整潔,馬路平坦四通八達,綠化錯落有致;村內廣場上,村民們悠然自得……一幅村民安居樂業的美麗畫卷躍然眼前,這是我區9個村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扮靚農村美麗家園的一個縮影。

  隨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持續深入開展,區農業農村局對標先進找差距、聚焦問題抓落實,著力改善農村群眾人居環境,提高村民生活質量,紮實推進多項民心工程。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生態環境、公共服務極大改善,農村整體面貌發生深刻變化。

  在三皇廟村,保潔員們正揮舞著大掃帚清掃街道,他樂呵呵的說現在大家的衛生意識強多了,亂丟垃圾的少了。

  村衛生保潔員 張玉峰

  我是負責日常保潔,清理垃圾等工作,現在我們村環境變好了,村民意識轉變了,打掃衛生、愛護環境全靠自覺。據了解,目前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納入城區保潔和村收集、辦事處轉運、區處理的垃圾清理模式。各村還成立專職衛生保潔隊伍,做好村屯衛生的日常監管。

  一聊起村裡的喜人變化,村民劉娟深有感觸。

  三皇廟村村民 劉娟

  這次搞的人居環境整治可算是乾到老百姓心坎上了,誰不想住的地方乾乾淨淨的啊!政府這幾年的投入確實不少,村裡的變化很大,現在村子每天都是乾乾淨淨的,我們也要把自家的環境打掃得清清爽爽,自己住著舒服了,生活質量也就提高了。

  隨著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持續推進,村莊環境明顯改善,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已初見成效。各村乘勢而上,利用大喇叭廣播積極倡導文明新風,引導村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號召村民爭當『整潔家園、人人愛護』的主人。

  三皇廟村書記 焦曉利

  提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重點還是堅持群眾主體、全民參與常態化。我們通過完善村規民約,定期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讓村民的意識從『要我打掃』變成『我要打掃』,呈現出『人人講衛生,戶戶比潔淨』的良好風氣。在潛移默化中,村民的主人翁意識增強了,愛村莊、愛家園、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習慣逐漸養成了。

  在村民李秀英家裡,記者看到廁所寬敞乾淨,提起新安裝的室內廁所,她特別高興的打開了話匣子。

  興華村村民李秀英

  原來村裡都是旱廁,夏天蒼蠅蚊子到處都是,一進廁所臭氣撲鼻,冬天太冷了,凍的不行。如今潔淨廁所建起來了,讓村民們方便又乾淨了,心裡甭提多敞亮了……

  『小廁所,大民生』,在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中,已經安裝50戶水衝廁所,興華村60戶生物廁所改造也已完成,並實行建檔管理。

  不僅是『廁所革命』,更多的改變發生在各村。區農業農村局把全面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讓村民喝上放心水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整改落實和專項整治任務,對標對表,立查立改,把工作做實做細。截止目前,新建井房11座,更換淺水泵12臺,新建閥門井3座,新打深水井3眼,新增入戶621戶。

  華豐村村民 孫麗華

  原來冬天去外面壓水可冷了,現在好了通了自來水了,水質不錯都是深井水,用來洗菜做飯簡直是太方便了,再也不用去外面受凍了!

  華豐村村民董慶明,多年來一直居住在破舊的土房子裡,能住上新房子一直是他的心願,今年依托危房改造項目,全區共有83戶危房得到改造修繕,拆除垃圾房20戶,董慶明也搬進乾淨、明亮的新房,提起這項惠民工程他非常高興。

  華豐村村民董慶明

  原來,我住的土房子冬天窗戶和門四處漏風,夏天還漏雨,現在住進了新房子,屋子裡暖和了,我心裡更暖和了。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走街串巷訪百家

【專題】碾子山志願服務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