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2月13日訊 全國博士後創新人纔、大學副教授……謝坤是東北石油大學優秀年輕教師,本碩博皆就讀於東北石油大學,學習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專業。今年,謝坤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提高油氣采收率理論與技術。
『原油最初存在於地下岩石中,需要通過不同開采方式將其采出,但現有開采技術條件下仍有大量原油無法采出,我的研究就是致力於研發化學采油劑及相關技術,將地下岩石中難以高效開采的原油采出。』謝坤說。
『2012年,我剛開始接觸科研,導師提出希望我進行抗鹽聚合物油田儲層適應性研究,因為當時國內外關於抗鹽聚合物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物化基本性質和常規驅油效果領域,在結合儲層真實物性開展適應性研究方面還存在一定空白。』於是,在可參考資料不多的情況下,謝坤開始了長達7年的研究工作,他曾多次前往大慶、大港、勝利、渤海和吐哈油田等地進行實地調研,抓住一切機會和現場人員交流。每天起早貪黑,累積閱讀專著數十部,查閱文獻數千篇,開展岩心物性檢測、流動性實驗和驅油實驗上千次。
功夫不負有心人,謝坤憑著努力取得了優異的科研成果,其關於抗鹽聚合物油田儲層適應性的研究范圍不斷拓寬,成果也不斷被發表,從最初的國內核心期刊《油田化學》到國內權威石油期刊《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再到石油領域國際頂級石油期刊《SPE Journal》,研究成果也逐漸得到國內外同行的認可。2017年,謝坤憑借自己在抗鹽聚合物儲層適應性領域的研究成果受到國際石油工程師協會(SPE)專家的一致認可,成為2017年度尼克·凡·萬讓紀念獎學金全球唯一獲獎者,是該獎項設立十餘年來的全國首位高校獲獎者。2019年,謝坤入選了全國『博士後創新人纔支持計劃』和『中國科協優秀中外青年交流計劃』。
目前,謝坤主要參與國家、省部和油田科研項目10餘項,共發表學術論文37篇,申請發明專利16項,並擔任多個SCI期刊審稿人。成績越多,責任越大,謝坤表示,未來將繼續紮根龍江,立足高含水油田實際礦場開發需求,堅守自己一直從事的提高油氣采收率研究方向,助力東北石油大學建設高水平能源大學和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流學科,爭取提出一套綜合改善高含水油田開發效果的驅油新理論,為大慶油田穩產和龍江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