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綏芬河海關助力自貿試驗區建設 28項創新制度復制推廣
2019-12-13 08:06: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武秀凱 孫科迪 杜懷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海關監管制度創新服務企業。

  黑龍江日報12月13日訊 自今年9月份,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綏芬河片區掛牌以來,綏芬河海關共梳理上海自貿試驗區等四批十二個自貿試驗區共52項創新制度,已具備復制推廣條件政策28項,已經重點復制推廣落地12項,其中包括『簡化通關單證』、『集中匯總納稅』等,自貿試驗區政策紅利初步顯現。

  據綏芬河市保達畜牧有限公司經理王世林介紹,自貿試驗區掛牌以來,多項政策落地推廣,企業享惠收益良多。以每年進口2萬噸大豆為例,倉儲費用每年就將近70萬元。但在『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制度復制推廣後,企業可直接制卡入區,分類監管,享受保稅區免倉儲費用的優惠政策,極大地減輕企業運營成本。以前企業在辦理『保稅加工賬冊』備案時,程序繁瑣,耗時7-15天,而賬冊在核銷時又固定辦理周期,造成賬冊項目積壓,企業運營管理成本較大。在『四自一簡』創新制度推廣後,海關在監管環節中做到最大程度的簡政放權,企業可以在通關環節中自主備案、自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自主補繳稅款。其中自主備案秒通過,簡化備案流程;自定核銷周期、自主核報讓企業的生產管理更加靈活,按照企業的生產計劃自定核銷周期,核銷盤點工作效率顯著提昇,貨物通關效率提昇20%,每年節約成本近5萬元。

  除此之外,『鐵路運輸艙單歸並』政策使得原有20多節車皮逐一申報變為『一單』報關,『先放行,後改單』,實現企業申報『容錯』,避免壓站滯留,『跨部門一次查驗』政策在關檢融合後政策再昇級,一次查驗,一家對外,查驗後隨即放行等,自貿區復制推廣政策的改革紅利正不斷釋放。

  接下來,綏芬河海關將在現有系統技術條件基礎上,繼續申請審批權限下放,優化通關監管流程,申建審批口岸資質,結合綏芬河片區功能劃分、地緣優勢和貿易特點,積極探索引入綜合保稅區內加工成品轉電商銷售監管模式,境外預檢,工程機械、農業機械保稅維修業務等一批適合綏芬河片區發展實際的先期自貿區復制推廣政策,持續發力,開拓創新,再為綏芬河自貿片區發展貢獻新力量。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