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未來十年營養計劃出爐 油鹽糖日攝入量降20%
2019-12-18 08:32:34 來源:大慶晚報  作者:齊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2月18日訊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近日,《2019-2030大慶國民營養計劃》出爐,我市將開展『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學生營養改善』等6項重大行動。

  油鹽糖日攝入量降20%

  《2019-2030大慶國民營養計劃》中提出,到2020年營養工作制度基本健全,營養工作體系逐步完善,基層營養工作得到加強;食物營養健康產業快速發展,傳統食養服務日益豐富;營養健康信息化水平逐步提昇;重點人群營養不良狀況明顯改善,吃動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進一步普及,居民營養健康素養得到明顯提高。

  到2020年降低人群貧血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控制在12%以下;孕婦貧血率下降至15%以下;老年人群貧血率下降至10%以下;貧困地區人群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孕婦葉酸缺乏率控制在5%以下;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達到50%以上;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控制在7%以下。農村中小學生的生長遲緩率保持在5%以下,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昇趨勢減緩。提高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0%。

  到2030年實現進一步降低重點人群貧血率,5歲以下兒童貧血率和孕婦貧血率控制在10%以下。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下降至5%以下;0-6個月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提高10%。進一步縮小城鄉學生身高差別,學生肥胖率上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進一步提高住院病人營養篩查率和營養不良住院病人的營養治療比例。居民營養健康知識知曉率在2020年的基礎上繼續提高10%。實現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控制在8克以內)、烹調用油量(控制在20克以內)和添加糖攝入量均降低20%,營養缺失疾病發生率顯著下降,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的目標。

  建市級養生食材數據庫

  《計劃》中提出,加強我市營養標准體系建設,提昇營養科研能力水平,推動營養食品領域創新平臺建設。開展營養師、營養配餐員等人纔培養工作,推動有條件的學校、幼兒園、養老機構等場所配備或聘請營養師。定期開展人群營養狀況和食物成分監測,並建立數據庫。

  我市將增加營養健康食品供給,不斷豐富群眾『菜籃子』。將大力推進營養型優質食用農產品生產,提昇優質農產品的營養水平,創立營養型農產品推廣體系,促進優質食用農產品的營養昇級擴版。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開發利用我市豐富的特色農產品資源,針對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著力發展保健食品、營養強化食品、雙蛋白食物等新型營養健康食品。加強對傳統烹飪方式的營養化改造,研發健康烹飪模式。開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廳建設,推廣健康烹飪模式與營養均衡配餐。

  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制定符合我市現狀的居民食養指南,針對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及慢性病人群的開展食養指導。

  開展傳統養生食材監測評價,將傳統養生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納入監測范圍,建設市級養生食材數據庫和信息共享平臺,推進傳統食養產品研發及產業昇級換代。

  改善重點人群營養狀況

  《計劃》中提出,為進一步改善孕產婦、嬰幼兒、老年人、患者、學生等重點人群營養狀況,將開展6項重大行動。

  優先開展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對孕前和孕產期婦女進行營養評價與膳食指導,將營養評價和膳食指導納入孕前和孕期檢查。開展孕產婦的營養篩查和乾預,降低低體重兒和巨大兒的出生率。引導圍孕期婦女加強含葉酸、鐵在內的多種微量營養素補充,降低孕婦貧血率,預防兒童營養缺乏。改善母乳喂養環境,在公共場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立母嬰室。

  學生營養改善行動,制定滿足不同年齡段在校學生營養需求的食譜指南,引導學生科學營養就餐,對超重、肥胖學生進行乾預。

  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開展營養狀況監測和評價,建立滿足不同老年人群需求的營養改善措施,促進『健康老齡化』。建立營養健康管理與照護制度,逐步將老年人群營養健康狀況納入居民健康檔案,實現無縫對接與有效管理。

  臨床營養行動,通過試點示范,進一步推進臨床營養工作,加強臨床營養科室建設,使臨床營養師和床位比例達到1?150。探索建立從醫院、社區到家庭的營養相關慢性病患者長期營養管理模式,逐步開展營養分級治療。

  貧困地區營養乾預行動,將營養乾預納入健康扶貧工作,試點開展各類人群營養健康狀況、食物消費模式、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和污染物監測。加強對貧困地區食源性疾病的監測與防控,減少因食源性疾病導致的營養缺乏。

  吃動平衡行動,積極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廣泛開展以『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為重點的專項行動。研究建立運動人群營養網絡信息服務平臺,逐步構建運動營養處方庫,推進運動人群精准營養指導,降低運動損傷風險。開展糖尿病、肥胖、骨骼疾病等營養相關慢性病人群的營養狀況和運動行為調查,構建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營養運動健康管理模式。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