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2月18日訊 『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始終是致力於打造東北電商扶貧新模式、開啟農村致富新起點的企業家鄒晶虹矢志不渝的堅持方向。作為大慶市卓創多媒體制作有限公司創始人,鄒晶虹將公司發展壯大的同時,繪制出一幅『銷售寶農業聯盟體系』藍圖,讓電子商務紮根農業、服務農村、造福農民,探索出一條帶領農民致富的新道路。
濃厚黑土情懷引發電商創業之路
談起創業初衷,鄒晶虹回憶道:『十幾年前,我畢業回到家鄉大慶。那時候,多數的大慶人還不熟悉互聯網,多媒體制作更是少之甚少,但我卻喜歡這種與文化有關的新行業,義無反顧地選擇了自主創業。』2002年9月,鄒晶虹成立大慶市卓創多媒體制作有限公司,一家以互聯網絡技術研發、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軟件開發、虛擬現實技術開發、電子商務平臺為主的互聯網企業。
『創業初期,為了打開市場,我們幾位合伙人每天都在跑業務、見客戶,為了克服專業知識的不足,經常節衣縮食湊足經費跑到外地向專家學習,提昇了專業水平的同時,加深了我們對這個產業的理解,堅定了發展信心。』鄒晶虹告訴記者說,從他們手中制作出的一部部動畫作品、影視作品到網絡作品,展示著大慶的風景,記錄著大慶的歷史,講述著大慶的人和事跡,業務量逐漸在互聯網服務市場中不斷增大,也成為大慶唯一具有雙備案資質的互聯網企業。
如今,卓創已走過了17年,成為我省唯一的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注冊服務機構,擁有多項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和幾十項軟件著作權,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被評為『2014年度黑龍江省互聯網十強企業』。
助力企業轉型開展精准扶貧
『我們黑龍江山好,水好,空氣好,農產品質量也獨一無二,但缺少號召力強大的品牌,農產品標准化程度低,企業缺乏轉型思維。』為助力家鄉實體企業乘勢發展,搭上新一輪『互聯網+』的快車,同時帶領農民脫貧致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鄒晶虹做了兩件事:助力企業轉型,同構電商之路;依托電子商務,開展精准扶貧。
2013年,鄒晶虹帶領公司推出了『銷售寶農業生態服務體系』,正式進入『互聯網+農業』領域,深耕農業發展,從種植、加工、生產、制造等環節提供全程追溯及技術服務,並對接優質農產品上行通道,推動農村合作社在互聯網電商領域實現品牌化、在線化、數據化,從根本上幫助企業轉型。2017年卓創公司在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啟動『中小企業上網普及工程』,推出銷售寶電商扶貧體系服務,著眼於農業領域,以省內中小企業和農村合作社為服務主體,全方位推動家鄉農產品走得更遠。為此,卓創銷售寶也被確立為國家信息消費創新應用示范項目,榮獲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年度最佳創新應用獎等。
同時,鄒晶虹還帶領公司開展『電商+合作社+貧困戶精准扶貧』活動,多次深入大慶市大同區、林甸縣等多個區縣,了解當地貧困戶生活狀況,通過『大慶民企之家』微信公眾平臺,建立『愛心超市』專用扶貧窗口,精准對接貧困村、貧困戶、農民合作社以及電商企業,為電商扶貧的線上交易提供技術支持,銷售愛心產品,並按約定由合作社(電商)從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扶貧專項基金,用於貧困戶生產、生活需要。截至2018年6月,『愛心超市』平臺已對接幫扶林甸縣宏偉村等四個縣區的10個貧困村、約300餘家貧困農戶,上線14款愛心產品、銷售額達19.6萬元,籌集扶貧基金6萬元,探索出了一個全省農業企業與扶貧工作的對接新渠道,走出了一條精准扶貧的新路子。
致富不忘家鄉貢獻持久力量
脫貧是一場攻堅戰,需要長期的努力。今年,鄒晶虹繼續帶領團隊開展貧困村農業溯源體系建設,將農業追溯技術深入到貧困地區。卓創團隊從追溯的源頭開始,掌握種植、土壤、氣候、農產品等數據信息,從苗的選擇、栽培的密度與時間等多維度保障數據的科學准確,形成數據分析,指導生產和銷售,利用互聯網和5G技術優勢,將追溯信息、車間標准化建設及品控、新零售的線上線下賣場實現數據同步,將可視化農業與終端相連。
此外,在鄒晶虹的努力下,卓創公司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中央網信辦、商務部等部門共同開展了『萬企幫萬村』項目,召集一萬家企業形成貧困村企業聯盟,並將這種模式逐漸向全國推廣,為貧困地區的農產品尋求銷路,幫助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
『2020年開始,我們還將對接更多的農村地區,將「互聯網+農業」的追溯技術普及下去,繼續完成農業大數據的積累和信息的披露,助力區域農產品上行。同時,針對目前農民仍存在的農機缺乏、信息對接不暢等問題,昇級打造出農民版的「銷售寶」,建成更注重農業基礎發展的農業專項網站,提供專業服務。』鄒晶虹表示,會堅持以工匠精神去引導大家,在打造更多更好的品牌中成就農村電商事業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