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0日訊(記者周秘)張雲飛是加格達奇區長虹街道一名普通的黨員志願者,他身患重病依然熱衷志願服務。
黨的初心,讓他全力以赴
在加格達奇區長虹街道義務服務了近兩年之後,張雲飛在2005年8月15日,站在鮮紅的黨旗前,莊嚴地舉起右手,鄭重地誦讀著入黨誓詞,張雲飛如願以償的成為一名黨員。
2016年春季,張雲飛突然接到電話,稱有一位身患重病的人員正倒在某居民區門口,接到電話後張雲飛和街道工作人員迅速前往此處,將患病人員送到加區人民醫院就診。就診時發現該患者患有嚴重肺病等,常人聽到後都會敬而遠之,打心底抗拒,他們沒有絲毫的退意,在醫院照顧陪護一周後,因病情惡化,患病居民離世,是街道工作人員和張雲飛團隊的志願者們把他送到了殯儀賓並聯系其家人處理了後事。
因為身體不好,病情嚴重的時候,他就乾一些調解的活。街道鄰裡之間鬧點矛盾,他總是第一個到達現場,勸了東家勸西家;有難纏的鬧訪戶揚言要越級上訪,他湊上去跟人家拉關系套近乎,獲得信任後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動遷戶想要趁著拆遷獅子大開口賺上一筆,他連續幾天去人家門口轉悠,找到機會就拉家常講政策,最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身體好轉了,他就開始動手又跑腿。防火期巡查、宣傳,他一天不落空;衛生死角大清理,他領隊埋頭乾;三無老人無人照拂,他當兒又當孫;誰家遇上點困難事,他一馬當先衝在前……張雲飛在街道沒有職位,沒有工資,可是街道上又處處都有他的身影。
就在張雲飛『馬力十足』大展拳腳的時候,一場喉癌又一次把他打入低谷。張雲飛說,在哈爾濱做完手術出院回家後的那段日子,他也曾迷茫過,可是當他再一次以志願者的身份走上街頭忙活起來,一下子又找到了活下去的目標和勇氣。
榜樣的作用,讓他的隊伍日漸壯大
2005年,長虹街道計劃成立一個黨員志願服務隊,考慮到張雲飛的模范帶頭作用就把志願服務隊命名為『雲飛黨員志願服務隊,張雲飛有了自己的『隊伍』。經過十餘年的發展,『雲飛黨員志願服務隊』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僅固定隊員就有30餘人,加上機動隊員,最多的時候能達到近百人。
姜慶峰、徐晨光和王寶石3個人從志願服務隊剛成立就跟著張雲飛一起乾,老哥幾個在一起一乾就是十幾年。徐晨光比張雲飛小十幾歲,一開始他並不理解張雲飛志願服務的勁頭從哪來,也沒想過要加入他們。『有一年西小河發水,正趕上我不在家,我70多歲的老母親被水困在了屋裡,是雲飛大哥帶著志願者在我家淘了一宿的水,纔讓我母親轉危為安。』徐晨光說,那天過後母親就告訴他,跟著雲飛好好學吧,做人就該像他那樣。姜慶峰比張雲飛大4歲,他們倆算是老交情。『雲飛的狀況我太了解了,這一輩子多災多難,老了老了又得了癌癥。可是他心中有信仰,從來不向命運低頭,現在誰能看出他是個癌癥患者?』提到張雲飛,姜慶峰滿口佩服之詞。
在日常生活當中張雲飛和志願團隊的志願者們了解到有不少居民因不會維修自行車和磨刀等事項為生活帶來不便,就組織志願服務隊開展『免費修車』、『免費修表』、『免費磨刀』等系列免費便民服務項目,進一步樹立了文明新風尚,助推志願服務文明城市的建設。
針對建立具有40多年的大興安嶺地區啤酒廠、北奇神家屬樓沒有物業服務這一情況,張雲飛組織黨員、轄區居民、志願者等人員開展義務每周清理生活垃圾等系列志願服務活動。目前為止已開展相關志願服務46次,累計服務92小時。切實為居民解決了居住生活環境差的實際問題,贏得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